不僅
區塊鏈企業,上市公司對于區塊鏈在傳統票據發展也頗為看好,早有布局。
據相關公告,遠光軟件早在2015年就成立了區塊鏈研究實驗室,將“電子票據”納入重點研究的應用場景之一,依托自有的
區塊鏈技術平臺,開展了一系列的區塊鏈技術研究和試驗。其中如電子票據業務,以“
聯盟鏈”為應用環境,通過“智能合約”實現票據系統的各業務功能。
《證券日報》記者1個多月前在參加火訊瑯琊榜訪談時,了解到遠光軟件對區塊鏈技術在票據領域的更多布局。在問及公司區塊鏈電子票據業務時,遠光軟件副總經理黃昭慈表示,目前遠光軟件投入應用的產品是區塊鏈的發票云協同,主要做的是發票的一站式管理,應用在電力行業,包括廠網購售電、結算、發票查驗等方面。目前來看,此領域區塊鏈產品落地并不多,公司仍有不少發展機會,同時,遠光軟件也將考慮放眼行業外布局。
黃昭慈認為,發票協同包含了發票的開具、流轉、查驗、歸集、進銷項管理等,區塊鏈主要解決的是發票存證和開票數據核對問題。“舉例來說,2002年國家廠網分離,電廠和電網分別獨立。電網的電從電廠購電,電網財務要開票、核對、付款給電廠,但傳統的發票系統只解決了開票的問題,電網財務沒有電廠的數據,它開票的數據來自于調度,調度可能會更改發電量。同時,電廠也沒有調度的數據,它只了解自己發了多少電,這就導致開票數據往往對不上,區塊鏈的數據共享能解決此問題。”他進一步解釋道。
針對區塊鏈技術普遍存在數據源頭造假隱患,黃昭慈也給出了制度制約的解決方案。他認為,“區塊鏈是個技術,技術不是萬能的,假如數據上鏈就是假的,應該怎么辦?上鏈真實性的問題,不能靠全流程來解決,全流程也要有人,系統也是人部署的,人出了問題怎么辦?要徹底解決防偽問題,可以通過機制來解決,比如上鏈數據,設制單崗,審核崗,復核崗。通過制度制約,降低單個人出問題的概率。我們不能說區塊鏈技術絕對安全,但相比于傳統方案,區塊鏈技術更安全可靠。”
除遠光軟件外,《證券日報》記者發現,恒生電子、東港股份、航天信息等上市公司都涉足區塊鏈票據。如恒生電子參與發起
金融區塊鏈合作聯盟,來搭建基于聯盟鏈的數字票據系統;東港股份與合作方共同研究基于區塊鏈技術的電子發票和電子票據應用服務等。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