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區塊鏈風投規模2018年達28.5億美元,較2017年增長316%。經理1CO代幣的崩潰之后,人們開始對代幣網絡的估值感到失望,估值體系開始回歸到基于股權的區塊鏈投資。
2、美元穩定幣快速增長。除了Tether(USDT)外,USD Coin(USDC)、TrueUSD(TUSD)、GeminiUSD(GUSD)和Paxos Standard(PAX)等穩定幣符合監管框架,并且都已經通過類似的認證過程公開了其銀行賬戶資金。截止12月11日,上述穩定幣合計25.9億美元。穩定幣規模增大及普及不僅僅有利于
比特幣等市場價格,還有利于
區塊鏈應用落地,因為部分區塊鏈應用是由于支付問題難以推廣。穩定幣還有一個更大的意義在于:作為央行
數字貨幣的試驗田。
3、STO(Security
token Offer)正在被市場接受。STO有兩個重要特點:擁抱監管、代表股份,這正是1CO被市場詬病的兩個弱點。于11月16日聯合發布了Statement on Digital Asset Securities Issuance and Trading(關于數字資產證券發行和交易的聲明)明確了對經紀商和交易所提出了注冊要求。目前Coinbase已經收購了數家持牌公司,OpenFinance即將開啟STO的交易,Securitize已經服務了幾個項目的代幣化(包括Blockchain Capital的一只創投基金STO)。STO被重視的意義不僅于數幣行業,更大的意義在于重構整個證券市場,STO將證券代幣化,讓證券發行和交易分離,并可實現可編程的證券。
4、洲際交易所(ICE)的比特幣交易平臺Bakkt的比特幣期貨即將上線,雖然推遲到了2019年1月,但官方明確表示推出計劃不會受熊市影響。洲際交易所(ICE)是全球第三大期貨交易所,旗下包括紐約證券交易所、洲際交易所等十余家交易所。Bakkt的比特幣期貨是實物交割(到期了會拿到真正的比特幣,不是像CME的比特幣期貨是現金結算),并且是無杠桿的期貨(對,你沒聽錯,沒有杠桿!)你可以把它當作現貨來看待,這樣的話,來自美元、歐元、英鎊的市場投資者(特別是機構投資者)就可以輕松買入比特幣,也將有利于比特幣ETF的推出。
5、比特幣擴展性正在取得進展:
(1)隔離見證正在被廣泛使用。2018年,隨著越來越多的錢包(包括Coinbase)和服務實現了隔離見證技術,采用該技術的人越來越多,目前隔離見證交易數量占比約40%。隨之而來的是交易手續費大幅降低及確認速度提高,大部分交易的手續費都低于1美元,有的時候甚至只要幾聰。
(2)比特幣閃電網絡快速增長。目前LN節點有4402個,網絡容量已超過460
btc,網絡通道數量已經達到13000多個。根據開發計劃,包括多路徑支付、雙資金通道和可隱藏交易目的地等多項技術特性即將被添加。閃電網絡成熟后很可能被支付公司采用。
(3)比特幣側鏈技術開始應用。由Blockstream開發的比特幣側鏈Liquid Network已經在9月27日上線運行,包括Bitfinex、OKCoin、BitMEX、SIX Digital Exchange、Korbit等交易所在內,共有23家加密數字貨幣領域的機構參與Liquid Network。機構和終端用戶可以在不到兩分鐘內完成比特幣的交易結算。
(4)基于比特幣的智能合約平臺即將應用。Rootstock是一個基于比特幣的智能合約解決方案,其目標是成為
以太坊這樣一個去中心化、圖靈完備的智能合約平臺。這個平臺如果被成功應用,比特幣將告別沒有智能合約的時代。基于比特幣底層的信任價值(由市值及POW算法決定的信任可靠性),未來智能合約平臺的競爭,比特幣未必會落后于其他鏈。
2018即將過去,如果比特幣和區塊鏈還有未來,下一個驅動力將是什么?2019年有哪些方面值得我們期待?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