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橫貫2017到2018的明星項目,那么絕對非EOS莫屬。作為
ico風口浪尖的項目,EOS可謂是譽滿天下、謗滿天下。
有人說EOS是天使,將會把
區塊鏈技術的春風吹進千家萬戶,EOS完善的發幣標準甚至超越ETH成為新的區塊鏈標桿,價格更是會一路飆漲,成為“價值投資中的價值投資”;但是也有人認為,EOS是魔鬼,根本沒有帶來實質性的
區塊鏈技術創新,新瓶裝舊酒,而且還瘋狂利用人們的投機心理割韭菜。
對于EOS的說法,市場一直是眾說紛紜褒貶不一。然而不管是吹捧也好,怒斥也罷,EOS已經悄悄的在
幣圈里面成為了一種現象級的話題。任何涉及到EOS的新聞、文章、視頻,都會因為EOS而獲得爆棚的關注度。
如果成功一定要算是拉長期限來看的話,EOS能否成功要打個未知數;但是單就這一年多的時間來看,無論如何EOS的人氣和價格上面都曾出現過火山爆發式的突飛猛進,如果這都不能算是成功的話,那么區塊鏈領域里面的各種其他代幣基本上也沒有能算得上成功的。
其實譽滿天下、謗滿天下并不可怕,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一邊倒的成功者或者失敗者,就算是推崇備至的圣人背后也有齟齬,即使邪惡如希特勒的身旁也有簇擁,最可怕的其實是沒有聲音。幣圈里面的項目更是如此,一旦一個項目或者一種代幣沒有人討論它,那么它其實也就離死去不遠了。
能折騰,有聲音,才有最大的希望。
EOS的崛起并非偶然,異客在這里,簡單談談EOS為什么頗具人氣的幾大原因。在這篇文章里,異客甚至先拋開技術層面,畢竟技術層面的解讀,有不少專業人士去做了,僅就從個人的理解出發,閑侃EOS的種種奇妙點。
而這些點,恰恰是很多
區塊鏈項目在設計通證和對外宣傳的時候所欠缺的。否則,如果每一個項目都做到了這幾點,那么EOS也不會如鶴立雞群,擁有如此之高的人氣。
2017年中旬ICO火起來了,不少項目一窩蜂似的涌進來ICO,然而眾籌方式都十分類似,比如“截止日期為XXXXX,兌換比例為XXXXX”,千篇一律,而且甚至還有很多無節操的項目,在到截止日期的時候還沒有湊滿金額,宣布延長期限的之類種種尷尬眾籌。
這種眾籌方式可以被稱作幣圈ICO“一波流”,操盤拉盤也都方便。
但這種“一波流”眾籌形式其實問題就很多,最嚴重的一點就是,代幣很快就給投資者都分完了,分完了之后可能造成代幣數量極度的不均衡。也就是會造成前期入場者擁有一切,后期入場者只能接盤的窘態。而且代幣都發出去了,搞不好就不好控制市場,這個狀況確實也讓不少項目頭疼。
作為區塊鏈的通證發放,其實是一種非常有講究的玩法,POW幣的通證發放都是通過挖礦來進行的。在ETH上可以自由發幣,無疑一個合理的眾籌模式能夠給項目帶來兩點。
風口之上,幣圈榜眼EOS背后的故事
EOS就專門針對眾籌模式方面就做了一些改動,將眾籌的時間拉長到一年,采用分期眾籌的模式總計發行10億代幣,發布規則如下:
1、前五天發行2億代幣;
2、其中余下的7億代幣每23h發布200萬個,按這個發布速度,一直發行350期,預計到
北京時間2018年6月2日 07:00發行完畢;
3、剩下的1億代幣用來獎勵開發人員。
其實要說這種拉長時間的眾籌模式,并不算是首創,其實已經是老套路,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翻翻bts當年的眾籌形式,基本上如出一轍,不過bts當年的模式并不叫ICO,而是用
比特幣和PTS進行眾籌然后分配bts。
巧得很,BM也是bts的創始人,所以說這樣來進行EOS的ICO眾籌也算是輕車熟路。
有人抨擊說這是EOS寄生在ETH上面吸血,也有人抨擊說這種ICO模式是要將資金回籠到自己的手里,然后方便EOS的項目方不斷的操縱EOS的價格,同時也有人監控EOS的
以太坊眾籌地址,并且不斷發布其提走ETH的金額……
不過無論如何,這種模式是與眾不同的,能夠這樣玩,并且玩到最后收官,EOS的眾籌模式在幣圈里就顯得卓爾不群,事實上縱觀整個ICO的眾籌市場,也只有EOS這么做了并且還最終完成了。
長時間的眾籌,不僅利于項目方掌控市場,更有利于向整個幣圈不間斷的宣傳造勢。
ICO代幣的分配上,EOS確實是花了心思。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