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大家依舊期待
區塊鏈出現“殺手級”應用,然而到了年關,終究還是沒有。既然沒有出現,只能認為“神功”尚未練成,但是這一年也沒有虛度,讓大家再一次領教了這個領域的跌宕起伏。
盡管磕磕絆絆,日子還得向前走,不妨大膽展望下即將到來的 2019 年可能練成哪些招式吧。
穩定幣是我比較看好的應用方向,作為展望,不妨將其范圍再放寬些,稱其為 “錨定法幣且符合監管要求的價值鏈應用”更好些,可以基于穩定幣具有“內在價值”這一點,充分嘗試超越信息鏈的價值鏈應用,“穩定幣 + 跨境支付”、“穩定幣 +ABS”、“穩定幣 + 支付”等等,總之,只要把它當成
數字貨幣去嘗試都可以,沒有這方面的嘗試,恐怕就難有合適的基于區塊鏈的法定數字貨幣實驗,當然,這并不意味著“穩定幣 +”沒有獨立價值。
聯盟鏈廠商大戰愈演愈烈,雖然有 V 神潑冷水,但是群雄意興未減,其實各家看重的也許是區塊鏈在 B 端的價值。C 端要求太高,公鏈應用還遠遠無法滿足要求,而以往的
電商在 C 端發育充分,視圖對其應用進行改進有很高的技術門檻,但是 B 端仍有空間可以開發。B 端相對并發要求要低于 C 端,而且一直缺少好的平臺體系,
供應鏈是喊了多年都沒有被很好解決的話題。區塊鏈在多中心、弱信任環境下的作用,為供應鏈問題破冰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如果
token 在一定條件獲得放行,那么,價值聯盟鏈的興起可能會帶動廠商們新的軍備競賽。聯盟鏈是真的有可能填補小微
金融的缺失、甚至重繪電商版圖的“核武器”,當然,現有聯盟鏈這種重型平臺的設計思路必須調整為輕型接入的設計思路。
今年是武俠世界的悲傷之年,東方武俠巨匠金庸先生和西方超級英雄之父斯坦·李先生先后辭世,巨星隕落,江湖猶在,“神功”還在流傳,還在被人們津津樂道。區塊鏈也一樣,盡管項目多如流星般劃過,但是,對
區塊鏈技術的理解與追求、技術的實用主義和浪漫主義仍在,雖然今年我們未見到全套的“降龍十八掌”,但故事還在繼續,希望明年能多看到幾個新招式,比如“震驚百里”,比如“時乘六龍”,而擁抱監管也是區塊鏈能夠走向正途的必經歷程,自由永遠都是法律體系內的自由,區塊鏈可以追求法律的進步,但不是急于實現對法律的“超越”。凡事貴在堅持、貴在探索,區塊鏈的路上更不能忘記秉持一個充滿好奇的“初心”。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