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模式研究
8 月掀起的區塊鏈信息利箭行動,自媒體被大量封號,騰訊、百度、微博等 社交信息平臺聯手,全網封殺「All In」「一夜暴富」的故事。更關鍵的是,國家互金舉報平臺將代幣發行融資納入舉報范圍,幣圈部分媒體為低底線付出代價,區塊鏈媒體也由此嗅到危險的味道。輿論唱衰時,真正的業內人開始思考區塊鏈到底能干什么,空頭模型的效果怎樣等關系行業發展的問題。
區塊鏈目前的較廣為人知的應用體現在三方面:第一,比特幣,沒能成為貨幣而變成名義上的電子黃金。第二,token(通證),一種代表資本市場的運作方式的權益。第三,一種虛擬資產,以加密貓為代表的不可交換 (non-fungible) 資產。
空投模型上,區塊律動 BlockBeats 了解到,99% 的區塊鏈項目都在用白名單驗證的方式來投放空投,但這效率并不高,而相比之下,智能空投是一種更高效地獲得新用戶和打造社區的方式。
區塊鏈公司要上市
作為新型行業的區塊鏈產業吸金利器,礦機商和加密數字貨幣交易所前后傳出上市的消息。積極走向傳統金融市場,與這段時間內的監管趨勢和輿論導向不無關系。與傳統金融市場建立的聯系,或能讓從業者找到一絲存在的合法性和繼續的理由。

8 月 28 日,火幣董事長李林收購港股主板上市公司桐成控股(01611)73.73% 股權,借殼上市意味明顯。按照每股均價 2.72 港元計算,占股約 2.16 億股,李林需要支付約 5.87 億港元(約合人民幣 5.11 億元)。不久前,比特大陸向港交所提交 IPO,不久將以 500 億美元估值在香港 上市。
加上此前的嘉楠耘智,國內申請共交所上市的區塊鏈企業已有 3 家。比特大陸的礦機生意并無阻礙,但其創始人吳忌寒深度參與的 BCH 分叉,與現行監管對加密數字貨幣的態度相悖。李林的交易所生意仍在監管的黑名單中,加上公然頂風 ico 投票上幣等行為,這個節點申請上市只有一種解釋,尋求二級金融市場監管的合規性。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