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當地時間12月1日,美國華裔物理學家,美國斯坦福大學終身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張首晟因抑郁癥意外去世,終年55歲。


在斯坦福期間,他不但是教授,還聯合創辦了華源科技協會,擔任創業導師,更是天使投資人,曾經成功投資過多家創業公司。
2013年9月,張首晟與自己的學生谷安佳一起,創立了丹華資本(Danhua Capital)。據官網介紹,“丹”取之于斯坦福,“華”取之于中華,意在成為中國連接世界創新創業的發源地——斯坦福大學和硅谷的高速橋梁。以斯坦福和硅谷為核心,丹華資本專注于投資美國最具顛覆性和影響力的科技成果和商業創新。根據PitchBook的資料顯示,丹華資本的投資組合中的“獨角獸”已有9個。
據了解,丹華資本一期基金融資9200萬美元,投資項目主要集中在大數據、移動互聯網、虛擬現實/增強現實、人工智能等領域的中早期創業公司。crunchbase數據顯示,丹華資本通過兩支基金總共募集到4.345億美元資金。
據公開的數據顯示,丹華資本已對外投資113個項目。進入2018年,丹華資本高調入局區塊鏈,截至今年第三季度,丹華資本公開披露、數據可查詢的區塊鏈投資項目已達65個,占總投資項目的57.5%,其中:
公鏈項目包括:Chia Network、Contentos、IOTex、Ontology、Zilliqa、Ultrain、IOST、telegram、NEO、ArcBlock等。其中Chia Network首創了PoST創新共識機制;IOTex是面向物聯網(LoT)的可自動擴展和以隱私為中心的區塊鏈驅動;Zilliqa應用了Sharding分片技術實現公鏈擴容。
交易所項目包括:FCoin、Hydro、SFOX、Bgogo.com、CoinPark等,伴隨FCoin維權和非法融資糾紛,目前已走入低谷;Hydro則重點搭建去中心化交易生態;SFOX是一家美國的數字貨幣交易平臺,重點關注大額交易的交易效率。
應用類項目包括:數據服務類如Messari、PTS-Points等,金融類有理財工具Compound、錢包Blockfolio、借貸平臺Libra Credit等,醫療類應用Eoch,游戲類應用Hashworld和氪星球,預測類應用Bodhi,瀏覽器應用Brave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丹華資本在今年6月已經投資穩定幣初創公司Trusttoken,其交易幣TrueUSD的競爭對手是USDT,針對其發放沒有背書的虛擬代幣的丑聞,TrustToken與多家受監管的信托公司合作,代表TrueUSD持有者開立托管賬戶,以保護投資者的資金安全。除此之外,丹華還投資了Basiscoin和Fragments等穩定幣項目。
另外,丹華資本還投資了Pantera、Poly Chain等境外數字貨幣投資基金。

▲丹華資本投資的公鏈、交易所、應用、穩定幣項目占總投資比約54.5%,占比最大的類別為應用類項目。

▲在丹華資本投資的這65個區塊鏈項目中,已在交易所上市的項目有28個,占比43.1%。

▲這28個上所項目中,市值覆蓋的區間范圍為161btc-184171BTC,平均市值為16136.9BTC,項目市值的分布如圖,其中2000-5000BTC區間的項目最多。

丹華資本區塊鏈投資事件(部分)
據了解,張首晟曾多次在公開活動或發言中表示看好區塊鏈技術。今年6月,張首晟撰文稱,“今天出現的區塊鏈技術,也會導致新的時代。這個時代的革命強度可能是互聯網革命的十倍、百倍。互聯網時代只是信息交換的時代,而區塊鏈時代有了價值的交換,我們可以產生數據的市場,每個人擁有自己的數據,然后在交換的過程中產生新的價值。”
張首晟認為,區塊鏈是互聯網的十倍甚至一百倍,“所謂的泡沫現在很多項目都是完全泡沫,可能帶領大家一個比較好的路線,一個項目不要馬上ico面向大眾,通過一個著名的VC來做投資,有一個判斷能力。”
今天早些時候丹華資本發布郵件稱:“丹華資本團隊和張教授的家庭將繼續實踐和發揚張教授對丹華資本的愿景。在張教授的領導下,丹華資本已經組建起了一支扎實且具有凝聚力的團隊。”
記者從丹華資本方面獲悉,目前丹華資本仍在正常運營,未來將持續考察和投資具有潛力的創業項目。
(文中區塊鏈項目統計數據截至2018年9月30日)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