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對于“去中心化”這個詞與
區塊鏈技術因果關系的錯誤理解,直接導致他們對“去中心化”一詞出現了致命的解讀偏差。盡管隨著中本聰的消失,我們現在已經無法去追問他
比特幣白皮書中“去中心化”一詞的確切含義,但無法否定的一點是,在比特幣剛剛誕生的時候,它的商業模式其實特別像是我們現在熟悉的一個去中心化應用——抖音。正如抖音中所有的人既是視頻的觀看者、也是生產者一樣,在早期的比特幣網絡中,所有的節點既是比特幣的接收者、也是生產者。
看到這里,可能很多朋友會有點困惑。畢竟在他們看來,我手里的比特幣錢包只能用來轉賬,怎么還能拿來挖礦呢?筆者給大家解釋一下:在最早的時候,比特幣網絡上的所有節點都是具備挖礦功能的——雖然現在人們經常會把區塊鏈網絡上的節點分為記賬節點和交易節點,但在比特幣剛剛誕生之時,并沒有純粹的交易節點,它實際上是和“記賬節點”這個角色相互重合的,原因很簡單:當時的比特幣錢包,都是內置在比特幣的全節點客戶端里,而全節點客戶端是自帶挖礦功能的,當然啦,想不想生產比特幣(挖礦),完全看你的心情,就像你想不想用抖音給自己錄視頻完全是你的自愿一樣。這也是筆者認為比特幣“去中心化”一詞的重要含義之一,它早期的貨幣生產是以C2C的去中心化體系來完成的,就如同抖音上的視頻都是以C2C的形式生產出來的一樣。
那么,大多數人的問題在哪呢?雖然他們在自己的履歷中,已經很努力地把入圈的時間點給提前到了2013/2014年,但在理解比特幣中心化的角度上,這個時間其實還不夠早,因為當時的比特幣網絡已經出現了兩個趨勢:首先,隨著比特幣的全節點客戶端越來越大,難以進行輕便的攜帶,大多數人放棄了比特幣的生產權,而比特幣社區也順應了用戶的要求,在剪掉全節點客戶端中與自己交易記錄無關的信息之后,制作出了沒有挖礦功能的輕節點錢包、并廣為傳播。其次,GPU、FPGA、ASIC礦機的誕生,助力了礦場以及礦池這種礦業正規軍的出現,使得比特幣發行權集中到少數人的手中。尤其是一些礦池巨頭,只要三兩聯手,就能夠掌控51%以上的算力。
這樣一來,當很多人在2013/2014年進入到
數字貨幣行業時,他們所接觸到的比特幣網絡,實際上已經不像是C2C的抖音了,而更像是B2C的電視臺,一方面,出現了大批沒有內容生產意愿和能力的純觀眾,另一方面,內容生產權集中到了若干個骨干團體手中,雖然還沒有像80年代那樣“全民只能看央視春晚”那么中心化,但也變成了央地各電視臺爭奪收視率的巨頭并立格局。而當這種中心化的程度越過一個閾值的時候,就必然會涉及到一個問題,那就是這些中心化巨頭們將會聯起手來,對行業實行共同的治理,比如制定一些行業標準、以及影響CORE團隊的決策等,由此一來,大多數人對“去中心化”的理解,就自然而然地被引導到了另外一個人們十分熟悉的話題上:那就是在行業與企業的治理上,集權與分權的孰優孰劣。
然而,正如抖音和電視臺不屬于一類服務供應模式一樣,抖音式的“去中心化執行”與電視臺式的“去中心化治理”雖然表面上都姓“去中心化”,但其實完全是兩類事物。而絕大部分的人的問題偏偏就在于,他們把自下而上的自發執行,與自上而下的分權治理完全混淆了(必須承認,筆者也曾經有過這一段經歷)。關于這一點,其實我們只要舉一個例子,就足以讓這個原本不能自洽的邏輯徹底混亂:假設某企業老總定下規矩,不允許員工在背后說他壞話,同時為了落實這一要求,他鼓勵員工們彼此之間相互舉報,只要有相關的證據就可以得到獎金。那你說這種管理模式是中心化的還是去中心化的?標準的答案是:從自下而上的執行來說,它是一種去中心化的執行模式,在獎金的吸引之下,員工們彼此之間形成了點對點的舉報態勢,即便老板不在,他們也都處在其他人的監督之中,而從自上而下的治理來說,它是一種中心化的治理模式,強化了企業老總在企業中的威望,使得其一言堂的管理得到了嚴格的延續。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