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海納云計算有限公司CTO、前IBM澳洲軟件部
金融行業首席架構師、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電腦博士、
區塊鏈技術專家鄒均博士就中小企業面臨的困境指出一條新的途徑,可通過參與通證經濟來幫助中小企業解決目前遇到的融資難、吸引人才難、品牌推廣成本高、獲客成本高等諸多問題。他認為中國經濟完全有能力有秩序的引入通證經濟模式,同時又能管理其帶來的風險。通過區塊鏈+傳統行業,既推動
區塊鏈技術在中國的快速發展,也會推動中小企業的轉型升級,帶來更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海納云計算有限公司CTO 鄒均博士
勿需置疑,當今全球廣大的中小企業都面臨同一個困境,主要表現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大部分中小企業處于令人擔憂的劣勢。首先,中小企業各方面的成本高企,從融資成本、人力成本、生產成本、到營銷推廣成本都居高不下。中小企業由于其品牌劣勢,很難吸引到人才,也難留住人才。品牌的劣勢也導致產品定價權缺失,很多缺乏資金的中小企業被迫靠短期高利貸周轉資金,虧損經營,形成一個不斷陷入困境的負向循環。
在互聯網時代,中小企業面臨的更殘酷的現實是互聯網贏者通吃的現象。大的互聯網平臺壟斷了流量,中小企業為了將自身的產品、服務推廣到客戶群體,不得不向平臺交納高昂的流量稅,這個流量稅體現在無論是搜索引擎的競價排名,還是小
電商向電商平臺繳納的開店費、廣告宣傳費,還是游戲研發商向大的游戲發行渠道繳納高達90%的收入分成,都說明了目前在互聯網時代注意力經濟下的弱肉強食的殘酷競爭格局。
而另一個遏制中小企業發展的因素是壟斷企業的打壓。很多創新其實來自小微企業,但壟斷企業可以利用自身的品牌優勢、資金實力和經營規模,或是高薪挖角小微企業的核心團隊,或出資買斷公司,或是復制類似產品來擠壓小微企業的生存空間。
在這種格局下,大部分中小企業經營者都叫苦連天,苦于尋找出路。互聯網的發展也到了一個重要的十字路口,是繼續走向中心化,由少數寡頭公司壟斷流量的萬馬齊暗格局,還是浴火重生,回到平等互聯,百花齊放,萬眾創新的互聯網創立初衷?相信大部分人都希望是后者,但苦于一直找不到好的途徑。
2009年
比特幣區塊鏈的出現,給互聯網的發展帶來了希望的曙光。人類第一次,不依賴某個權威人士,或某個強大機構,甚至不依賴于某個強大國家的背書,僅僅是依靠算法,在陌生的互聯網環境下建立起信任,從而實現了價值在互聯網上安全的流轉。目前大部分人還沒有意識到這個層面的意義,更多的是給不斷攀升的比特幣價格和如雨后春筍出現的虛擬貨幣吸引了眼球。一方面,很多參與者借區塊鏈炒作,
ico發
幣圈錢現象也非常普遍,甚至傳銷組織也打著區塊鏈旗號來發傳銷幣,因此2017年9月央行叫停ICO,關停虛擬貨幣交易所的行動就不難理解了。另一方面,旁觀者也有很多人詬病比特幣的PoW挖礦機制耗費大量
能源,產生沒有價值依托的比特幣,助長投機炒作風氣。
但區塊鏈的意義絕不僅僅是虛擬貨幣。區塊鏈也不僅僅是一個分布式賬本技術。它首先帶來的是生產關系的改變。傳統人們在生產過程中,根據生產資料的所有權形成一定的生產關系,而這些生產關系是由當時的生產力水平決定的。傳統經濟的生產力主要是以生產實物產品的能力為主,生產關系中生產參與者的信任關系來自生產資料的占有者的信任背書。而自人類進入信息社會以來,持續幾十年的數字化進程已使人類社會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數字化經濟時代。在數字化時代,越來越多的產品并不是實物產品,而是數字化的產品和服務。全球經濟也出現全球化、虛擬化、
社群化、共享經濟的新經濟特征。數字經濟時代的生產力發展也需要有新的生產關系與之適應。而區塊鏈技術依托算法在去中心的網絡環境建立信任的特點,決定了它在數字經濟時代將形成新的生產關系,給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帶來深刻的變化。
在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各個階段,都出現過不同的主流經濟理論,各領風騷數十年。以西方經濟學為例,從16世紀中葉產生的重商主義,到18世紀法國的重農主義,以及以亞當·斯密和李嘉圖為代表的古典經濟主義,到后面的新古典經濟主義、馬克思主義,凱恩斯學派、新經濟自由主義,制度經濟學、行為經濟學等各種主流學派都試圖解釋不同時期的經濟現象,并提出一套相應的理論來達到優化資源配置、提高經濟運轉效率,從而提高國民和社會福利的目的。
但科學技術特別是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已經使得很多現有的經濟理論不能解決當今的經濟問題。前面提到的中小企業在互聯網時代面臨的困境,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無論是當代西方最主流的新經濟自由主義,包括以佛里德曼為首的貨幣主義,還是以哈耶克為代表的奧地利學派,以及傳統的凱恩斯經濟學,都沒有解決該問題的良方。
而伴隨著區塊鏈出現的“
token Economy”(通證經濟),成為最可能是讓中小企業走出困境的新途徑。“通證”是CSDN高級副總裁孟巖先生和光載無線董事長元道先生首先提出來的概念,通證就是“流通的數字權益證明”。他們認為Token翻譯成“代幣”是有問題的。Token從嚴格意義來說,不具貨幣屬性,不能提供一般等價物的功能,多數國家的監管機構也只是把Token看成是在數字經濟時代新出現的虛擬商品。但這種虛擬商品具有很多和傳統商品不同的獨特性。一般來說,Token這種虛擬商品具有密碼學保證的不可偽造、不可篡改、不可雙花、可追溯審計等特點。
而從目前Token市場流通的Token來看,Token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股權Token:該類Token代表某個機構,某個平臺,或某個虛擬組織的股權。例如比特股(Bitshares)、小蟻股、The DAO。該類Token的持有人類似股權人,享受投票決策和收益分紅的相關權益。
債權Token:該類Token代表剛性兌付的某種債權,例如Tether發行的USDT。發行者可以兌付1:1的美金。類似的還有比特股交易平臺上的比特美金、比特黃金或比特人民幣。
產權類Token:該類Token代幣某種實物商品的所有權。例如彩幣。
使用權類Token:又稱Utility Token,該類Token代表某種產品或服務的使用權,例如比特幣、以太幣等多種虛擬資產。
從目前大部分西方國家的法律體系來看,前三類Token基本上屬于證券的數字化形式。 因此,該種Token的發行和流通應該遵從當地相關證券法的監管。最后一類Token,在很多國家屬于產品或服務眾籌性質,不屬于證券。該類Token就是對產品和服務的預售。因此只要符合相關眾籌的規定,該類Token也屬于合法。
在中國,從目前的法律來看,企業發行Token,只要是使用權類的Token,合乎相關積分、預付卡等相關規定,都應該不存在法律問題。
那么Token和積分、預付卡等傳統形式有什么不同呢?除了前面說到的Token作為虛擬商品的幾個特性之外,Token和積分、預付卡等的最大區別在于流通性和去中心化可驗證性。Token不單可以在其發行的經濟體內流通,而且可以通過Token交易所流通,而且其真實和正確性可以自動在其生態中獲得驗證,而不像積分或預付卡那樣需要一個中心化機構去驗證。因此,把Token理解成“可流通的數字權益證明”是比較貼切的。
那“通證經濟”是什么呢?簡單來說,就是企業通過發行可代表其產品和服務價值的通證,使得客戶(用戶)能方便的使用通證來消費企業的產品和服務。該通證可以轉讓、流通,可以作為一種價值的儲存手段,其價值來源于企業的產品和服務的使用價值。由此可見,通證和虛擬貨幣有很大不同。目前很多虛擬貨幣,其實沒有真實產品和服務的價值依托,而是主要靠炒作,靠流動性來獲取短期的暴利。通證經濟是和實體經濟密切結合的,因此無論監管層還是業界,在目前令人眼花繚亂的虛擬貨幣中區分哪些是通證經濟中合法的Token,哪些是需要遵從證券法規的證券類Token,哪些是空氣幣、傳銷幣,是一個需要認真對待的問題。
那為什么說通證經濟是中小企業走出困境的新途徑呢?讓我們來看看通證能幫助中小企業解決哪方面的問題。
首先是中小企業普遍面臨的融資難問題。中小企業由于不具備資金實力和資信,一般的銀行都不愿貸款給他們。大部分中小企業只能通過高息民間借貸來解決資金周轉的問題。另一方面,通過VC等股權融資也非常艱難、低效,同時還要喪失股權。但是借助區塊鏈的技術,企業發行一個算法信任背書的Token,可以不用借債,也不用犧牲股權的方式來籌集資金,解決了企業的融資難問題。
第二個是解決中小企業吸引人才難的問題。通過發行通證來激勵員工,中小企業可以拉進和大型企業在招募人才方面實力的差距。在后互聯網時代,人才的競爭是業務競爭中的關鍵,通證經濟將給中小企業帶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機會。
第三個是解決中小企業推廣產品、樹立品牌所面臨巨大障礙的問題。目前互聯網巨頭壟斷流量,中小企業為了推廣產品,培養品牌,必須付出高昂的流量稅。而通證經濟基于社群經濟,通過開源社區、用戶社區來聚集受眾,可以繞過互聯網的流量平臺,而建立更去中心的生態體系。
第四個是解決中小企業獲客成本高,留住客戶難的問題。通證是拉近客戶距離,增強客戶粘度的利器。采用通證方式來消費產品和服務,不單帶來消費成本的降低,同時給客戶帶來方便的體驗,并給客戶更多的激勵。
第五個是解決中小企業構建上下游生態門檻高、成本大的問題。通證可以在中小企業的
供應鏈上流通,優化供應鏈流程,提升供應鏈效率,構建良好的供應鏈信息流、商流、價值流的閉環。
通證的價值還可以在很多方面挖掘和利用。例如在公司治理,審計合規、優化流程,提升組織效率方面有巨大的潛力可挖。未來與
人工智能結合,可以產生很多新型的組織形式,例如DAO(去中心化自治組織)等組成未來社會架構的新組織基礎。
通證經濟在給中小企業乃至整個經濟帶來巨大效益的同時,由于是非常新的新生事物,還沒有與之配套的監管環境,也會帶來巨大的挑戰。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