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為為互聯網保險從業者,近期關注了一下關于
區塊鏈技術的介紹,雖然說沒有徹底理解區塊鏈的可行應用,但是還是希望分享一下
區塊鏈技術帶來的一些啟發和方向。
首先,還是來看看區塊鏈和今天傳統互聯網的核心區別是什么。我們現在使用的互聯網是信息網絡或者說是數據網絡,信息網絡轉遞的是信息,并且遵從各個國家的法律法規,信息網絡的信息可以隨意被傳播,復制,檢索等(在法規允許下),還有些機構提供信息數據的分析,加工,歸納,洞察并加以商品化出售,信息網絡對于信息的量是不加以限制的,所以有了今天的大數據,海量存儲等幫助人們加工并更好的利用這些信息。 但是,區塊鏈是一個價值網絡,價值是不可以被分享、復制、傳播的,價值是需要被創造,或者交互、給予的,理論上來說,在沒有新的價值被創造出來之前,價值網絡的價值不論怎么給予或者交互,價值網絡的價值總和應該是維持平衡的。
上面提到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就是“維持價值平衡”,實際上帶出區塊鏈最核心的作用——記賬——也就是區塊鏈維護的數據庫, Distributed Ledge Technology(分布式總賬技術)其實也是區塊鏈的所謂價值內涵,而其中心思想是Decentralization(去中心化)和Permissionless(免許可), 這里不談過多的技術架構等,由于采用去中心化的數據存儲,區塊鏈技術采用了大量冗余的存儲來解決去中心化,并構架出極為安全的交易網絡,其實已經實現了“數據永不丟失和被篡改”,僅此一條對于整個
金融行業來說就是無限的價值貢獻。 本人從事了超過10年的保險信息化管理工作,每年在基礎架構投入都是很巨大的,而且這些投入不像業務應用可以比較直接的產生業務價值,對于基礎投入的ROI本來就是很難直接評判的,那些昂貴的集中式存儲,“雙活”甚至是“兩地三中心”貌似都變得沒有任何意義,區塊鏈理論上從本質上解決了備份,安全,性能,存儲,容災等令人困擾的問題,這完全歸結于其“去中心化”的設計理念。
僅僅是看區塊鏈技術本身就已經可以給整個金融行業帶來顛覆的,我們再來看一下區塊鏈最具突破性的部分,同時也是我認為可能對互聯網保險起到最大影響力的部分——Smart Contract,即智能合約。智能合約簡單的說是由程序設定的無需監管的一旦觸發即可自動完成的契約,保險本身就是一份契約,但是過去100多年來都是靠人去完成契約的簽訂,人去完成服務,人去完成契約履行,在今天互聯網+的趨勢推動下,開始逐漸靠系統完成契約的簽定和服務,但是這和智能合約的模式還是相聚距甚遠,但是,也許這正是一個革命性時刻的到來? 我們來看看符合智能合約最核心的2個要素: Self-executing(自治) 和 Self-enforcing(自足),有些文章還加了一條去中心化,但是其實那是區塊鏈的基本定義,并不是智能合約自己獨有的。智能合約是無需條款的,完全靠程序控制,即達到條件就觸發,有過代碼經驗的朋友比較好理解,再說直白一點就是“IF Then”,完全無須干涉,完全無須機構審核。智能合約最大的挑戰不僅是如何更好的完成程序,而且要解決“人”的問題,今天的很多保險業務場景都已經可以做到程序化購買,但是依然需要展示條款,因為條款和保險?才是理賠的判斷條件。
在我看來保險合同就做兩個事情:1. 賠多少?2. 賠不賠?如果智能合約可以完成這兩個工作,那就完全可以取代今天的保險合同。我試著來分析一下這兩個事情的內涵是什么:
1. 賠多少
賠多少是定價問題,今天的保險標的基本都是固定的,賠多少是和選取的保額有關,當然也就是和你所交保費有關,這些東西都是保險公司預先定義好的,就算不是固定保費也一定有計算方法,這些都是我們的產品精算同學提供的,各種算以后制定好了費率,基本上賠多少產品精算說了算…當然實際過程比這個復雜…所以(輸入)公式+(過程)計算=(輸出)賠多少,看起來賠多少是完全可以程序化的。
2. 賠不賠
賠不賠是風控問題,這有點麻煩,雖然購買保險的時候有核保,但是還是有各種情況發生,有惡意的,有騙保的,有不如實告知的,有銷售誤導等….當理賠發生的時候,保險理賠員會每一個單子去審核然后根據保單簽訂的狀態進行賠付。今天保險公司拒賠比例還是比較低的,當然要看產品,隨便舉個例子:保險公司收到了3起(張三,李四,王五)理賠,對每一筆進行了審核,最后其中1筆(張三,李四)拒賠,其余2筆正常賠付了… 看起來這個貌似很難程序化。 但是我們反過來看,不管結果如何,保險機構對每一筆理賠都要審核,但如果我們已經知道張三,李四是正常被保險人,如果有理賠可以系統自動賠付,是不是就可以實現程序化呢? 現實中的理賠也是要追溯歷史信息的,我們要證明的不是客戶做了什么,而是證明客戶什么都沒有做,就是一個正常的用戶。程序很難在一個時點去獲取一個個體的歷史數據,但是可以通過日常數據獲取來判斷一個人是否正常,簡單說就是:如果我認定你是一個好人,在你提交理賠的時候只需系統做一個正常理算就可以(加減乘除)。這個概念也是區塊鏈中的PoW(工作量證明),為了更好的達成共識,區塊鏈采用了PoW,個人認為這也是最好的構建理賠信用體系的一部分。 當然還可以使用PoS(權益證明),比如推薦使用芝麻信用開放平臺來證明,信用分值達到一定高度,可以直接理賠。
無可置疑的Smart Contract(智能合約)可能是對互聯網保險的最積極的貢獻,而支持智能保險最基礎的(而支持智能保險的基礎)是建立信用機制,馬云在2016年保險年會上所講的關于互聯網金融三個基本要素其中兩點說到了:風險控制和建立信用體系,而且采用區塊鏈技術可以非常積極有效的幫助我們完成風控和信用建立。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