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一周對于STO而言有兩個節點性事件,而且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第一個事件是被稱為美國第首個獲得合規牌照的STO交易所OpenFinance引發的。11月28日,OpenFinance完成了beta版交易平臺啟動的首個交易標——SPiCE VC的初始化交易工作。就是說,美國以外的投資者已經可以交易SPiCE證券型通證,美國當地投資者由于受到時間限制,需要等到2019年3月份才能進行此類交易。此前一天,項目相關方,包括木屋資本、OpenFinance、SPiCE VC等,還在
北京特意召開了發布會,正式披露整個ST交易的細則,并引發了業界的廣泛關注和討論。
僅僅三天之后,就發生了第二個重要事件。北京市地方
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在“2018全球財富管理
論壇”的演講中表示,證券型代幣發行從業者如果在北京開展STO活動,政府將視同非法金融活動予以驅離。此舉似乎是對OpenFinance在北京召開發布會的降溫,更是對當前火爆的STO話題的兜頭一盆冷水,讓幾天來還在沉浸在興奮之中的STO從業者和關注者們情緒低落,甚至有人斷言,STO將徹底“涼涼”了。
其實,北京市金融局領導的表態在意料之中。我們此前一直認為監管風險是STO最大的不確定性,尤其是中國這樣非常審慎且有強監管傳統的國家。不過,在使用“驅離”一詞之后,還有一句話被選擇性遺忘了,他說“什么時候有關部門批準你做STO,你再做”,個中含義大家可以意會。
在北京市金融局的發聲后不久,國家信息中心中經網管理中心副主任朱幼平也進行了相關表態,除了贊同北京市金融局的發言之外,他還強調了一點,即“STO培訓和學術活動不是非法的”,這意味著在STO真正落地之前,探索和研究還是必要的。
有鑒于此,我們將繼續兩周以來的話題,即“如何打造合法合規的STO項目”。此前,我們將STO的商業閉環講述了四分之三,接下來我們將繼續詳解最后一個環節,即ST的流通。
事實上,對于STO來說,最終的目的還是為了讓資產更加安全、便捷地流通,所以流通環節至關重要。此前STO盡管火爆,但由于處在相對早期階段,所以流通環節并未通暢,隨著監管政策的不斷完善,各大發行和交易平臺的涌現及自我進化,優質資產的介入,以及投資者的普及和教育,ST的流通將逐步變得順暢。
不過,從參與方的角度來看,在流通環節需要特別注意的幾點是,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流通的區別,發行和交易平臺本身的異同,以及身份認證體系的重要意義。接下來,我將圍繞這三點進行闡釋。
準確的說,一級市場才是STO,而二級市場則是ST的流通,前者主要是發行環節,參與者為投資機構和高階投資者(在資產及抗風險方面更突出的合格投資人),它決定的是項目的生死;后者主要是交易環節,參與者為符合監管的所有合格投資者(投資機構、高階投資者和普通投資人),它決定了項目發展潛力。
還是以當前監管法律最為完善的美國為例。當STO在一級市場發行時,可以進行法律合規,當STO在二級市場開放時,也可以通過避開美國在交易所進行交易。需要注意的是,交易市場的合規同樣有一級市場的合規和二級市場的合規。一級市場的合規如上一篇文章中發行部分提到的,要遵循各轄區監管框架下的注冊豁免,以美國為例有Reg D、Reg S、Reg A+、Reg CF等;二級市場的合規簡單來講說就是上交易所,如果沒有美國牌照的交易所不能在美國交易,所以STO的合規性瑕疵在于美國刑法的保護原則可能會導致過度干涉,建議發行方在考慮美國轄區之外,也同步在其他轄區的合規交易所進行二級市場的交易,這也不正是ST的技術優勢所在嗎?
尤其重要的是,STO必須遵守監管轄區設置的發行規則。發行方不僅要遵守所處管轄范圍的相應法律法規,還必須考慮投資者所處的管轄范圍的相關法律。這些規則可能包括如募集上限、使用大范圍融資、合格投資人要求、交易鎖定期、信息披露、審計和報告等一系列標準。然而,除了這一系列要求以外,在二級市場交易中,各平臺必須為通證發行人提供一種方法,能夠確保其證券型通證在合規性方面超越其初次發行且使每筆交易均遵守擁有金融監管機構的要求。這項任務的重要性不容忽視。
此外,以美國的思想為例,因為受到合格投資人的限制,即便是在鎖定期后,證券型通證也僅僅可以在合格投資人之間進行二級交易,不能在其他交易所進行交易,點對點交易、場外交易更是不被允許的。同樣,在一級市場中,初始發行結束后,通過Reg S注冊豁免的項目可以在合格投資人間流通,通過Reg D注冊豁免的項目在鎖定期結束后,也可以在合格投資人流通。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