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tom是個很好的案例。
許多協議都實現了“燒毀”概念(且沒有增發),特別是FunFair。 我對僅通過通縮來促成價格上漲的代幣持懷疑態度。從長遠來看,通貨緊縮的代幣將為持有人創造奇怪的激勵,由于過度投機造成不必要的波動。“銷毀和增發”(Burn-and-mint)機制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在Factom中,使用該協議的成本以美元計價。無論其代幣FCT的價格如何,每次的使用費都是0.001美元。按照協議的設計,每次使用都會銷毀價值為0.001美元的FCT代幣。另外,該協議每月增發73,000個代幣,并將它們分發給節點驗證者(Factom是它自己的鏈,而不是ERC20令牌)。
如果用戶一個月的使用成本沒有達到73,000個代幣(這部分代幣會被銷毀),那么供應會增加,價格會下降。相反,如果用戶每月使用成本(銷毀)超過73,000個代幣,市場代幣的供應量將會減少,從而價格上漲。 從長遠來看,協議的使用與價格之間應該存在線性關系。
動態的“銷毀和增發”是可能的,因為Factom有它自己的鏈。 ERC20代幣沒有自已的網絡節點驗證者來通過通貨膨脹獲得補償。雖然比較棘手,但ERC20代幣有可能實現“銷毀和增發”機制。沒有通用的、明顯的網絡參與者能有資格接收通貨膨脹產生的新代幣。
此外,通貨膨脹實施起來很難,因為智能合約不能像自動通脹的守護進程那樣運行; 它們必須是被觸發的。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