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W和吳忌寒關于BCH分叉最主要的矛盾,就是發展路線上的不同。CSW是回歸派和暴力派,主張BCH完全按照中本聰的
btc規劃發展,并且永久一次性將BCH的區塊容量提升到128M,以提升BCH區塊存儲能力。而早在戰爭開始之前,就有
區塊鏈專家指出BCH最近的10個區塊中,只有1個塊超過了10M,完全不到32M的1/3。
以太坊創始人V神也曾說過,將BCH的區塊大小提升到128M將是一場災難,因為攻擊者將會很容易占領如此大的區塊。而吳忌寒是典型的演進派和溫和派,他主張區塊大小維持在32MB的情況下,增加操作碼,讓BCH往基礎建設公鏈方向發展,或許未來可以逐漸增加區塊的大小。
因為分歧導致了BCH的強行硬分叉,而硬分叉對于任何公鏈來說都不是好事情。硬分叉帶來算力分散、社區分裂、生態混亂的后果,按照現有
幣圈市場規律,分叉后主鏈幣價和分叉幣價取決于礦工的共識。而在這次硬分叉之后,雖然共識最后的格局還沒顯現出來,但是近幾日BTC和BTH的幣價雙雙下跌。11月18日,BTC幣價下跌1.26%,BCH幣價下跌2.46%,這對于礦工來說,或許是一場沒有勝利的戰爭。
上周還鬧的沸沸揚揚的BCH硬分叉大戰,卻最終如此草草收場,讓礦工和看客們唏噓不已。其實,到最后所有人也看清了事實,所謂的發展路線的分歧,所謂的去中心化的社區治理,還不是要依靠吳忌寒與CSW的個人算力統治力為轉移。即使BSV將永久存在,日后還會與BCH ABC進行小規模戰爭,但是這次鬧劇對于BCH生態的破壞是現實存在的,對于社區和共識造成的紊亂是無法避免的。至少礦工在看到BTC和BCH的幣價雙降后,所有情緒也只是走向了無奈,礦工個體的能量并不能主導什么,這場戰爭或許沒有贏家。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