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泡沫破滅之后,開數字資產交易所似乎成了項目方割韭菜的新方式,如果關注
區塊鏈的主流媒體,你會看到現在幾乎每天都有新交易所上線,推出各種新花樣來吸引韭菜,好像不開交易所就找不到創業的方向了,但大家都知道,現在的交易所市場流量高度集中,根據CoinMarketCap統計的數據計算,交易量大部分都集中在全球排名前100的交易所,而主流媒體收錄的交易所數量至少在400以上,小交易所的生存之艱難可想而知。
提到數字資產交易所,“交易挖礦”是一個繞不過去的詞,
FCoin通過首創“交易挖礦”迅速崛起,也讓這個概念深入人心,后來的模仿者搞出了各種挖礦新玩法,不僅交易費免了,上幣費也免了,甚至還有交易費三倍返還的玩法,外加“高杠桿、高返傭、空投糖果”等福利,問題是這些玩法有用嗎?如果業務模式和一般的交易所沒有區別,怎么能從
火幣、
幣安那里搶來客戶呢?
在很多情況下,交易所和ICO的項目方在一起收割韭菜,交易所為了賺取上幣費,什么空氣幣都敢上,導致現在的交易所里面,95%的幣都是空氣幣,今年上半年ICO破發率達到98.8% ,交易所確實提供了流動性,但是帶來的全是垃圾項目,這樣的流動性毫無意義。交易所未來的方向,一定是提供真正有價值的
token,STO就是一個很好的方向。
STO的全稱是Security Token Offering,即證券通證發行,可以看作是區塊鏈時代的IPO,升級版的ICO,它的主要特征是token的發行通過合法合規的方式,受到政府的監管,與空氣幣不同,ST(Security Token)的背后代表著某種資產或權益,比如公司的股權、債權、黃金、基金等。盡管還沒有大規模的實踐案例,但可以預見,證券類通證將會帶來真正的價值流通。
對于傳統
金融市場來說,跨境流通是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國內投資者很難直接去投資美股、港股等國際資產。而外國投資者進入我國投資也有著十分嚴格的限制。STO有助于提高全球優質資產的流動性,讓
區塊鏈技術為證券交易升級服務。首先STO可以讓交易更透明,每筆交易都可溯源,杜絕了傳統金融市場“坐莊”的行為。其次是提高效率,傳統證券交易所跨境交易結算需要通過托管公司、清算公司等流程,會造成不必要的等待時間,而對于STO來說交易即清算,權益歸屬可以迅速轉移到買家手中,高效快捷地實現T+0交易。牧牛人數字資產交易所也在致力于STO,為數字資產交易帶來更實際。更看得見的未來。
此外,STO還可以實現資產跨平臺流通。以
百度為例,在美股上市就不能在A股、港股等股票交易所上市。若要重歸A股,需要經歷私有化退市、拆除VIE結構、A股IPO排隊或借殼才可以完成重新上市。而對于STO來說區塊鏈網絡就是托管、通證交易就是清算,只要以同一種底層協議來運行,就可以輕松完成跨平臺、跨法幣之間的交易。
同時,由于資產所有權可以被拆分到很微小,實現部分所有權。證券類通證將會顯著降低投資者投資某些資產(不動產、藝術品、高風險資產)的門檻,普通人也有機會成為滴滴、小米的股東。
在STO的概念剛提出時,有人提出質疑,認為這不過就是現有證券換皮而已,沒有實質性的創新。這種說法其實也有幾分道理,因為除了完全植根于區塊鏈系統中的權益通證外,現有的STO大多對應現實中公司的股權、債權或房地產投資信托等金融資產,如果僅僅簡單地將現有的證券通證化,那么確實創新不足,產生的價值有限,純粹只是證券在區塊鏈上的簡單映射而已。
一般來說IPO過程中,會涉及到改制與設立股份公司、盡職調查與輔導、財務審計、法律意見書準備等、定價與發行等過程。隨著區塊鏈技術和智能合約的發展,存在對這些傳統的IPO環節進行智能化改造的可能,從而降低IPO成本、降低證券上市后流程成本、降低清結算成本、降低上市企業治理成本。
比如一些財務審計的流程,可以通過智能合約部署到區塊鏈上,只要在鏈下收集好數據傳到智能合約中,很多報表就可以自動生成,從而讓投資者可以實時公開透明查詢到企業的財務狀況。又比如在做法律意見書的時候,很多過程也是律師在Excel表格里面對一些選項進行打鉤而已,而這個部分也可以智能合約化,從而讓律師的意見可以清晰直觀的呈現給相關方。另外,在ST上市交易之后,與傳統證券不同的是,一旦在交易所交易完成并提現到自己的錢包后,ST就已經完成交割了,而傳統證券進行清結算還需要通過清算中心操作,耗時可能需要幾天。
ST相比傳統證券還有一個最大的優點就是,ST是可編程的,所以能夠帶給上市企業很多傳統證券不具備的功能。比如分紅的話,可以直接部署分紅智能合約到鏈上,只需要往該合約打入一筆資金,分紅就可以自動完成了。再比如股東投票,也不必組織線下的股東大會,而是通過投票智能合約就能直接在鏈投票,直接反應股東的意志。這些新的可編程特性使得傳統證券變成了智能證券,STO具備了取代IPO的技術優勢。
STO面臨的最大挑戰是監管與落地,現在的操作手段是仿效互聯網企業海外上市的過程,通過VIE架構來規避法律風險,因為目前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出臺明確的監管意見,國內也有小交易所在布局STO業務,例如牧牛人數字資產交易所,將在10月全球首發ST,這是中國企業在區塊鏈行業的又一大膽嘗試,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這樣的探索精神值得鼓勵。
(作者:hUiwfW;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鏈門戶官方立場)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