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無幣區塊鏈。這類應用發揮區塊鏈的公共共享賬本功能以提高勞動分工協作效率,不直接涉及產權和風險的轉移,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如何保證區塊鏈外信息在源頭和寫入區塊鏈環節的真實準確性。
聯盟鏈因為僅對授權節點開放并依靠現實世界的約束,比公有鏈更適合這類應用。
2. 以非公開發行交易的 Token代表區塊鏈外的資產或權利,以改進這些資產或權利的登記和交易流程。但 Token 在物理上只是一段代碼,Token 是否對應著區塊鏈外的資產或權利,以及 Token 的狀態和交易是否對區塊鏈外的現實世界有約束力或影響力,取決于區塊鏈外的的法律和制度是否賦予 Token 以超越區塊鏈的內涵。
3. 以公開發行交易的 Token 作為計價單位或標的資產,但依托區塊鏈外的法律框架的經濟活動。因為很難根據基本面準確評估 Token 的內在價值,這類應用只能參考 Token 在二級市場上的價格,但 Token 價格往往表現出高波動性,限制了這類應用的開展。
4. 用區塊鏈構建分布式自治組織。這方面至今沒有廣受認可的成功案例,主要受制于以下障礙:公有鏈的物理性能不高,支撐不了大規模交易;智能合約的功能短板;Token 價格的高波動性限制了 Token 作為支付工具和激勵手段的有效性;加密經濟學模型設計不合理。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