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確
區塊鏈對阿里的重要性之后,筆者認為阿里巴巴的區塊鏈戰略主要有以下三個特征:
第一,從戰略地位來看,區塊鏈在阿里的戰略布局中與
人工智能、
物聯網、云計算并列于最高級別。在螞蟻金服公布的「BASIC」技術戰略中,區塊鏈與人工智能、物聯網、云計算、安全等四大方向同時并列,而在馬云的多次公開演講中,他通常將人工智能、物聯網與區塊鏈相提并論。
從內部機制上來看,阿里體系目前承擔區塊鏈戰略的主體有兩個,分別是阿里云與螞蟻金服,今年都曾對外宣布推出區塊鏈服務,但實際上各有其職責,其中以螞蟻金服居于核心地位。
據鏈捕手分析,螞蟻金服主要承擔開發區塊鏈底層設施的職責,即本次獲得互聯網大會評獎的螞蟻區塊鏈,同時螞蟻金服會協同各個垂直行業的合作伙伴在螞蟻區塊鏈上開發垂直解決方案。而阿里云同時基于螞蟻區塊鏈以及Hyperledger Fabric對外提供通用區塊鏈服務,幫助客戶簡化部署運維及開發流程,類似于螞蟻區塊鏈的「經銷商」。
第二,從具體場景來看,阿里的
區塊鏈技術已經進入到落地階段,強調服務實體經濟,目前內部主要應用于
公益溯源、商品溯源以及跨境支付三大領域,為消費者外部主要應用于城市公共服務、司法維權和
供應鏈金融三大領域。
阿里最近半年與外部合作伙伴推出的區塊鏈解決方案
從上方表格可見,阿里目前階段主要在與各個垂直領域客戶共同探索區塊鏈技術的落地,而且都是以
聯盟鏈的形式實現,不涉及發幣。
第三,阿里始終強調可控區塊鏈,從未提及去中心化。螞蟻金服獲評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的商用級區塊鏈平臺,一個明顯的前綴正是「可控」,意味著這個區塊鏈平臺中存在可以控制信息存儲與記錄的角色。
今年10月,有媒體曝出阿里于3月提交了一份專利申請,根據該專利技術,區塊鏈的創建者可以為政府機構提供一個管理員賬戶,該賬戶能夠給節點發送所謂的「特殊處理指令」,進而調動智能合約對特定賬戶執行相應的操作。換言之,政府機構可以在該區塊鏈網絡中推進行政干預。
區塊鏈一直都被認為具有去中心化的特征,不存在任何擁有控制權的中心化節點,阿里所申請的專利顯然與這個理念有所沖突,因而多被指責。不過站在阿里的角度,其作為涉及上億人民生活、與政府有著千絲萬縷關系的平臺,如若執意開發不可控的區塊鏈,大概率也會遭遇到不可預料的后果。
至于這是否符合區塊鏈發展規律、是否真正有利于開發者與客戶,也許只能交給市場與消費者檢驗了。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