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系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產業升級與區域
金融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研究員
師出有名是中國人的行事作派,中國的萬事萬物都可以找到一個源頭。
那么區塊鏈的源頭、兩會的理論依據是什么?
區塊鏈的理論依據:通證經濟學(token economy)、建一套好的制度(system)
沐著改革開放的春風與果實的我們,何不思考下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我們的理論依據,師出何名?
開完十九屆三中全會,莫要忘記十八屆三中全會。
“黑貓白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這一聲呼喊,似是理論依據的溯源。
近代鴉片戰爭讓中國人總結出來:落后就要挨打;而后凋敝的中國經濟讓中國人明白:實踐才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
所有的理論都要來自于原點,上面理論分別來自于馬克思主義、盧梭、康德、尼采,還自于西方哲學體系。
同樣,風風火火這么多年的互聯網金融,也驗證了百年以來的經濟學理論:金融抑制、金融創新與熊彼特的技術創新論。
而區塊鏈這次在近年來和最近的兩會里也出足了風頭,中國個人財富TOP 400的互聯網企業家們每個人都提到了區塊鏈。
那么兩會里不斷提到的區塊鏈的理論基礎是什么?
其實就是通證經濟學(Token economy)。
通證經濟是先于區塊鏈發展而出現的一個概念。
我們在登陸任何一個封閉系統時所使用的用戶名、密碼就是通證的一種。而“通證”(token) 這個詞,一直以來被不恰當的翻譯成為“代幣”,因此很多人將 token economy 翻譯為“代幣經濟”。
Token更應被翻譯為“通證”,即“可流通的加密數字權益證明”。
如此一來,token economy 自然就應該翻譯為“通證經濟”。
區塊鏈經濟的奧秘就在于使用了通證(token)。
那么到底什么是通證呢?它的最主要定義是什么?
每一個發幣的
區塊鏈項目,都是試圖以其所發行的幣(通證)作為一種經濟激勵的工具,促進生態圈內各個角色的協作。你的貢獻越大,你得到的幣越多。大家協作得越好,幣價越高。因此,每一個發幣的區塊鏈項目都在試圖設計一個通證經濟系統(token economic system)。
通證經濟系統的設計,就是要用經濟激勵的手段,讓你整個生態圈的每一個人、每一個角色盡可能行善事,不作惡。
為此,在設計一個通證經濟系統里要回答下面這些問題:
你認為使用你這個通證的用戶分成哪幾類角色?
他們的利益訴求各是什么?
什么是對你這個生態系統有益的行為?什么是有害的行為?
你怎樣激勵每一個用戶做好事?
你怎樣說服每一個用戶不做惡?
所以,重要的不是區塊鏈,是通證系統,是你建設的制度體系。
如果你建立了一個做惡的系統,那么就是一個做惡的體系。
許多交易型代幣就提供了這樣的甄別手段,比如ICST就用這樣的系統識別東南亞網紅直播他們是否遵從了社區應用的制度。
類似于上述的通證系統從一開始就開就設計了一套制度,在這套制度里,用戶及
社群、通證持有者就只能做好事,不能做壞事。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