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隨著虛擬貨幣交易在國際市場上的火爆,
區塊鏈技術逐漸走入了人們的視野。然而人們更多地關注虛擬貨幣交易帶來的巨大財富。隨著國家加強了對虛擬貨幣交易的監管,區塊鏈市場從當初的狂熱開始回歸到平靜,我們更應該思考
區塊鏈技術的本質和其對經濟發展的作用。”
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區塊鏈助力實體經濟最主要的方面是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經濟效率。比如你投資的過程中花了10元,其中有2元是付給成本的費用,剩下的8元才是投資的資產。
A股市值最高的前十大股票里,多數都是銀行。但銀行本質上是一個中介機構,是一個提供服務,解決信息不對稱,降低交易雙方搜索成本等問題的中介。需要融資的人和有儲蓄投資需求的人無法找到對方,才不得不使用銀行這樣一個中介。但我們目前看到的情況是,銀行的利潤非常高,說明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解決摩擦,或者說購買
金融服務的成本是非常高的。
如果我們可以用科技的方法降低交易成本,降低中介的費用,對實體經濟就是一個很大的利好。這就是我們在談論區塊鏈技術時經常聽到的“去中介化”的說法。
此外,區塊鏈技術還能解決交易雙方的信任問題。一旦信息經過驗證并添加至區塊鏈,就會永久的存儲起來,信息不可篡改。因此區塊鏈的數據穩定性和可靠性極高。
事實上,現在一些國家,比如英國,正在嘗試使用區塊鏈技術來進行市場監管,把一些制度和法規變成計算機代碼。比如企業上傳了財務報表,系統判定企業的負債率高于某個數值屬于警戒線,在這個過程中沒有人為的干預,這樣既節約了成本,也避免了監管過程中的尋租行為。并不是所有的監管流程都適合這樣,但那些流程化的程序完全可以用科技手段來完成。區塊鏈在監管科技方面大有可為,這是我們值得探索的方向。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