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剝離
數字貨幣這個構建在
區塊鏈技術上的應用,上圖給出了區塊鏈本質上的計算模型。與常規的馮·諾伊曼架構最大的區別,是同特定的物理計算設備分離。一旦代碼被部署,狀態被初始化,全網開始工作,這個計算系統將以不受任何控制方控制的方式開始運行,永不停止。系統不斷獲取外部提交的企圖改變系統狀態的操作(OP),依次確認這些操作,以有序的方式輸出這些合法的操作,并同步執行這些操作改變系統的狀態。
所以:
賬簿不是區塊鏈的本質 這個系統維護的狀態完全可以是賬簿之外的東西,當然更可以不是數據庫。它可以是社交關系圖譜,可是是網頁的相關性及排名,也可以是每個人信用分數和歷史等等。其規則所執行的也可以不是交易,而是任何可以被形式化、數字化的信息。
交易不可篡改不是區塊鏈的本質 這個系統不可篡改的是既定的規則(代碼),以及不可篡改的初始狀態(例如
比特幣的傳世區塊)。如果上層業務想要的話,我們完全可以在規則中包含翻轉或者取消交易的內容。
有序鏈式區塊打包不是區塊鏈的本質 有序輸出數據的方式有好多種,區塊的批量打包也只是現在的系統對于性能和交易確認延遲的一個折中。理論上一個一個出也沒問題,只要有序。輸出交易的序也可以不是嚴格的全局完整的單一線性的序,例如DAG那樣的結構一樣是區塊鏈的可能實現方式,只要這個不完整的序不會對狀態重建造成混淆就行。同樣基于異步共識的分片技術也不具備全局的序,但是也不妨礙它成為高性能區塊鏈的可能解決方案。當然,我們姑且還是可以叫:區塊鏈」這個名字。
世界計算機不是區塊鏈的本質 區塊鏈的核心訴求在于關注計算過程的可信,而不是為了獲得計算的結果。這一點是與為了高效將計算完成,獲得結果的云計算本質的區別。云計算無法實現向第三方證明其計算過程是可信的,區塊鏈對于計算任務本身也無法向云計算那樣的高效和低成本。
總之,區塊鏈的計算本質是一個可以和特定計算設備分離的馮·諾伊曼架構,是可以向第三方證明的可信計算范式,目的是為了計算過程真實可信,支持上層應用上實現業務邏輯的自證清白,為世界帶來可以計算的信任。
沿著這個技術本質,我們可以進一步探究,區塊鏈應該去做什么,去承載什么樣的需求和業務。我會留點時間,在未來的文章中和大家繼續探討。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