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17年監管重拳打擊下掀起的
ico“出海”潮后,又一輪大型挖礦企業開始準備“出海”。比特大陸繼成功在新加坡設立區域總部,在瑞士和以色列開展
比特幣挖礦業務之后,正在美國德克薩斯州Rockdale建廠,預計明年初開始挖礦業務。
比特大陸宣布將在未來七年內投資5億美元在美國建立新的
區塊鏈數據中心,作為其“北美戰略投資和擴張計劃”的一部分。該工廠將雇用400名當地居民,打算為員工進行相關培訓。
另外,第三大礦池
btc.Top正在加拿大開設礦場,排名第四的ViaBTC在冰島和美國開展業務。而馬來西亞、吉爾吉斯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伊朗等周邊地區的國家也都活躍著中國礦場主的身影。
相比于國內挖礦政策的趨緊,國外很多國家對挖礦持有積極態度。北美很多以挖礦為主營業務的公司成功上市讓挖礦企業備受鼓舞。從這些公司的上市中可以發現,挖礦生意的確利潤頗豐,有礦場主向算力智庫透露,在國內開礦場1年就可能回本,之后每年可以從電費差、托管費中獲得高額穩定的利潤。
相比于低廉的電價和寒冷的氣候,加拿大和美國相對穩定的
加密貨幣政策是最吸引比特大陸等眾多國內挖礦企業出海的因素。由此可見,政策風險是國內開設礦場的核心問題。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國外這方面政策也有一定的不確定性。此前路透社聲稱,加拿大魁北克省近來已暫停審批新的挖礦項目,并考慮增加電費。風險與回報始終呈正相關。
在一定的政策風險下,北美挖礦公司較低的股價依然對投資者有極大的吸引力。在
數字貨幣崛起的時代,幣價大幅波動的情況下,或許投資這類挖礦上市公司是一個不錯的資產配置選擇。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