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
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17日在“2018中國普惠金融國際
論壇”上表示,普惠金融和科技改造傳統金融業將是未來的發展方向。當今亟需將各機構手中非結構化、非數字化的無效數據,經過專業整理而數字化,發展金融科技。
李揚表示,普惠面對眾多收入不高、各方面存在劣勢的人群,其天然可以與金融科技相結合,需要數字微貸助力。金融科技需不忘初心,不能是純科技公司,而是用科技解決金融問題。
李揚指出,需發展五類科技助力金融:一是大數據。中國幾乎所有的機構,需要做數據數字化的基礎工作,不然都是無效數據,可以說中國目前不具備大數據優勢;二是
人工智能,包括數據的分析處理、算法、算力。中國只有算力為世界發達水平,但是算法落后、大量數據不可用;三是互聯網,包括
物聯網在內。人、物在數字化基礎上聯起來,才能做
供應鏈金融等業務;四是分布式計算,包括
區塊鏈等;五是安全技術,包括人臉識別等。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