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恒提到,通過
區塊鏈帶來的變革與工商銀行自身內部管理的結合,促進了資源的整合。之后,通過優化和創新業務模式,能做到更加安全合規,風險可控,降低成本,盡到更多社會責任。
以區塊鏈+基建+
金融為例,建筑行業里,工程款驗收時行業規則導致分包商融資難、融資貴,多層分包導致工資支付鏈條長,從一級分包商到二級甚至三級分包商,整個支付鏈條從開發商開始逐層驗收,監管手段缺乏。
另外整個勞務工薪市場規模非常巨大,從貸款金額看,中國這方面達到了萬億的規模。同時,基建涉及的勞務工人數眾多,政府非常關注建筑勞務工的工資拖欠,支持力度較大,這既是一個行業的痛點與機遇,也是銀行要突破的渠道。
從實踐來看,區塊鏈監管項目中只是上鏈了一部分內容,其中包括銀行從勞務權益管理金融服務區塊鏈對接的內容和自身的適有系統,涉及到的角色包括政府、銀行、業界單位、總包商、分包商。
在實際的業務流程中,從地產商合同簽訂時,建筑承建商跟開發商之間簽訂工程承包的協議,通過層層分包,給到勞務公司,再分配到勞務的分包商,一直到每一個工人。
這樣的合約、合同的信息和整個勞務驗收的過程可以全部放到區塊鏈上,形成智能合約。最后每一層通過驗收時,資金就會自動分配。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