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高校首個區塊鏈與大數據實驗室完成簽約
3月12日,中國(
重慶)
區塊鏈創新應用
論壇在渝舉行,來自中國人民大學、
北京郵電大學、重慶大學、重慶郵電大學等多所高校的專家,以及部分企業代表,圍繞區塊鏈的運用途徑、市場前景、法律監管等問題進行了研討。會上,重慶郵電大學還與重慶金窩窩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簽約共建重郵-金窩窩區塊鏈與大數據聯合實驗室,這也是重慶高校首個區塊鏈領域的應用實驗室。
據了解,區塊鏈是一種分布式數據存儲,是采用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其特點是沒有中心,數據存儲的每個節點都會同步復制整個賬本,信息透明、難以篡改,適合記錄
金融數據、醫療記錄、交易流程等重要數據。
“目前大數據已滲透到各個行業和領域中,2017年中國大數據產值達到100億元,未來幾年仍將保持45%的年增長率。”論壇上,重慶大學國家網絡空間安全與大數據法治戰略研究院院長齊愛民介紹,目前我國有400多座城市致力于打造基于大數據的“智慧城市”,但互聯網
上海量的數據,存在被黑客攻擊、隱私泄漏、權利缺失等危險。而區塊鏈則擁有極快的交易速度、更好的隱私保護、更低的交易成本等優點。
重慶日報記者了解到,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機構開始重視并參與
區塊鏈技術研發,并將其廣泛運用于服務業、醫療、教育、文化等領域。2017年,重慶市經信委也出臺了《關于加快區塊鏈產業培育及創新應用的意見》,提出到2020年,重慶將打造2—5個區塊鏈產業基地,引進和培育區塊鏈國內細分領域龍頭企業10家以上、有核心技術或成長型的區塊鏈企業50家以上,引進和培育區塊鏈中高級人才500名以上,將重慶市建成國內重要的區塊鏈產業高地和創新應用基地。
“目前區塊鏈專業人才極度缺乏,相比北京、上海、
杭州等地,重慶區塊鏈專業人才更是匱乏。”齊愛民說。
此次重慶郵電大學與重慶金窩窩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簽約共建我市高校首個區塊鏈與大數據聯合實驗室,將基于重慶郵電大學在大數據、智能化方面的專業優勢,聯合進行技術開發、建立商業
聯盟鏈等工作,并著力開展人才培養,為區塊鏈產業提供相關人才儲備。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