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好的解釋
加密貨幣市場的波動原因,Tony Sheng 借助索羅斯的「謬誤性與反身性」理論,提出了一個名為「加密貨幣價格飛輪」的概念框架,用于解釋代幣價格對加密網絡產生的影響。
這個模型中的「飛輪」推動加密貨幣價格上漲,是一個正向影響的過程:
加密貨幣價格上漲;
吸引了投機者入場;
一部分投機者變成了用戶;
對于加密貨幣的信仰增加;
進一步推高加密貨幣價格。
如果這個飛輪轉動起來,推動加密貨幣市場上漲速度多快取決于很多因素,其中每一個階段的轉化情況,都影響到了這個飛輪產生的實際作用。
Tony Sheng 把這個模型與另外一個互聯網產品運營的增長模型聯系在了一起:
其中,加密貨幣價格上漲吸引投機者入場的過程,類似于互聯網產品運營中的「獲客」環節。更多的法幣流入購買加密貨幣、受監管的穩定幣出現等積極事件增加市場信心,這都會有助于促使更多的加密貨幣投機者或投資者入場,增加「獲客」。
而多少投機者能真正成為使用者?這個過程則類似于增長模型中的「用戶激活」環節。需要教育并激勵投機者真正開始使用加密貨幣,而不僅僅只是「持有」,這決定了能讓多少人真正變成用戶。
只有真正用戶的增加,進一步增加市場的信心,還會強化加密貨幣參與者的信仰,進而能進一步推動價格上漲,同時推動這個「飛輪」進入正向轉動的環節。
可是壞消息是,目前整個市場卻處于一個「飛輪」反向轉動的趨勢,即推動市場加速下滑。這個過程為:
價格下跌消弱人們的信仰;
用戶數量減少;
投機者陷入恐慌;
拋售代幣;
推動代幣價格進一步下跌。
如何扭轉下跌趨勢?
Tony Sheng 認為,在各種影響「加密貨幣價格飛輪」轉動起來的環節中,目前掉鏈子的是「用戶激活」這個環節。
加密貨幣價格上漲,吸引投資者或投機者入場了,但是各個
區塊鏈項目并沒有很好留住這些入場者,沒有把其中大部分的投機客轉化成
區塊鏈項目真正的「用戶」。這樣,「加密貨幣價格飛輪」很難正向轉動很長時間;相反,飛漲的價格伴隨著過高的預期,很容易讓這個「飛輪」反向轉動,讓市場迅速轉向價格加速下滑。
其作用力是這樣的:用戶和投機者的流失取決于加密貨幣或區塊鏈項目是否具有實際用途。如果加密貨幣并沒有實際用途,項目只是一個炒作的噱頭,則用戶在飛輪反作用轉動時,流失率極高,當對應的是價格下跌的波動也會極其劇烈。
但如果某個區塊鏈項目已經擁有真正的用戶,或者已經成為信仰者心中非常珍視的東西,那么流失率就會降低。
更直接的結論就是:目前加密貨幣市場上炒作太多,缺乏真正的用戶轉化。在沒有把目前市場參與者 主要是加密貨幣投機者 轉化為真正用戶之前,很難推動「加密貨幣價格飛輪」持續的正向轉動。
換句話說,市場上可能會有一些熱點,推動市場短期上揚,但是如果「獲客」的核心問題不能解決,這些熱點推動的上漲注定是短命的,并有可能會進一步助推「加密貨幣價格飛輪」反向轉動,因為在一次次短命的炒作之后,「信仰」體系更容易坍塌。
Tony Sheng 的這個發現并不新穎。有用戶、有實際用例才能真正推動加密貨幣市場向前發展,這樣的邏輯大家都懂。但是當 Tony Sheng 把這個理論更清晰的分析透之后,說實話挺扎心。區塊鏈世界投資火熱,但是真實「用戶」稀少,是每個人都心知肚明的事實。如何把「投資故事」吸引到的投機者,轉化成「用戶」,并不容易。
在這個轉換真正實現之前,你聽到再多關于區塊鏈的美好「故事」,可能都得三思而后行。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