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是一種管理持續增長的、按序整理成區塊并受保護以防篡改的分布式賬本數據庫,它是多種現有技術的技術整合。區塊鏈有三種形態:完全去中心化,任何人都可以讀取、交易與參與共識過程的公有鏈;只對特定群體開放的
聯盟鏈;寫入權限限僅被一個組織掌控的私有鏈。黃步添認為,私有鏈存在的合理性還有待商榷,而未來
區塊鏈技術的趨勢應當是聯盟鏈和公有鏈不斷融合。
按照傳統說法,聯盟鏈和公有鏈之間有很大不同,但實際上,兩者目前已經處于融合階段。就如概念上完全去中心化的
比特幣,目前實際上也沒有達到這一點。黃步添認為,社會追求完全去中心化的管理是沒有意義的,共識機制從去中心化變為多中心化,再向弱中心化發展,從而構建信任才是有意義的。
1、實現共識算法效益提升。原來被廣泛認可的全網達成共識機制,轉變為只要局部的鏈、局部的見證者去參與共識即可。
2、在處理方式上,由鏈上處理轉變為鏈上鏈下協同。
3、在組織形式上,由單一鏈轉變為多鏈的組合。多個聯盟鏈和公有鏈將通過跨鏈技術來形成區塊鏈基礎設施。這樣的區塊鏈基礎設施,才有更大的可能性使區塊鏈技術實現商業落地。
4、
區塊鏈應用能實現高可用和安全。 要達成高可用性,應當讓所有參與方可以自由自成聯盟鏈,并保持一定的獨立性,而不是都在一條主鏈上發展。要通過“聯盟鏈+跨鏈+公有鏈”的模式,來構建分布式基礎設施。而安全方面,則更多在智能合約上實現。從theDAO事件,到很多智能合約被發現漏洞的經驗得出,智能合約應當通過顯視化驗證來保證區塊鏈技術應用的安全。
未來區塊鏈技術的主流應用主要在
供應鏈金融、資產證券化、數據共享 、跨境支付等領域。區塊鏈技術應用將向兩個方面發展,從金融領域向非金融領域滲透,如電子政務與構建透明社會治理方式;區塊鏈與云計算,
人工智能有機結合。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