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日,幣市迎來了一波反彈,引領這波反彈的正是我們今天的主角——瑞波幣。
從9月18日到21日,瑞波暴漲逾100%,市值達到1591億元人民幣,超越ETH,成為排名第二位的
加密貨幣。和
比特幣所經歷的贊美與質疑一樣,在瑞波的成長史上,關于其背后的價值爭論也不絕于耳。
瑞波幣英文縮寫XRP,一直以來跨境貿易的貨幣兌換是一件非常繁瑣和復雜的事情,不同幣種的兌換不僅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還要支付高額的費用,所以世界第一個開放的支付網絡由此誕生,通過這個支付網絡可以轉賬任意一種貨幣,包括美元、歐元、人民幣、或者比特幣,簡便易行還又快捷,交易確認在幾秒以內完成,交易費用幾乎為零。 Ripple是開放源碼的點對點支付網絡,它可以使你輕松、廉價并安全的把你的金錢轉賬到互聯網上的任何一個人,無論他在世界的哪個地方。因為Ripple是p2p軟件,沒有任何個人、公司,或政府操控,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創建一個Ripple賬戶。
瑞波幣2013年3月發行;2014年4月正式開始交易;發行總量1000億枚;發行價0.0000007元;現在價格約為3元,歷史最高價29元人民幣,最高漲了約2500萬倍,當時就有人就說這幣過了一夜你發現它漲了50%,睡了個午覺,你發現它又漲了50%。
好不夸張的說,5年前如果你花了5塊錢買了瑞波幣,如今已資產上億,這個頗為勵志的故事,已成為投資者的共識信仰。如果讓我演穿越劇,我一定回到2013年,借錢全部買瑞波幣。
在Ripple網絡發展的早期,其用戶一直不多,僅流行于若干個孤立的小圈子,原因是Ripple協議的最初設計思路是基于熟人關系網和信任鏈的。一個人要使用Ripple網絡進行匯款或借貸,前提是在網絡中收款人與付款人必須是朋友,或者有共同的朋友,否則無法在該用戶與其他用戶之間建立信任鏈,轉賬無法進行。
該狀況隨著OpenCoin公司的成立得以改觀。
2012年, 邁克卡勒伯在舊金山創立了Opencoin公司,并接手了Ripple,組建Ripple Labs,開始搭建他眼里代表“未來支付”的平臺。
2013年的新版Ripple網絡引入兩個措施解決孤立小圈子的問題。
其一是推出瑞波幣——XRP,它作為Ripple網絡的基礎貨幣,就像比特幣一樣可以在整個Ripple網絡中自由流通,而不必局限于熟人圈子。瑞波幣是一個網絡內的工具,它有兩個作用,一是防止垃圾請求攻擊(由于Ripple協議的開源性,惡意攻擊者可以制造大量的“垃圾賬目”,導致網絡癱瘓,為了避免這種情況,Ripple Labs要求每個Ripple賬戶都至少有20個瑞波幣,每進行一次交易,就會銷毀十萬分之一個瑞波幣。這一費用對于正常交易者來說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對于惡意攻擊、制造海量的虛假賬戶和交易信息者,所銷毀的瑞波幣會呈幾何數級增長,成本將是巨大的);二是作為橋梁貨幣,成為各種貨幣兌換之中的一個中間物。
其二是引入網關系統,網關是Ripple網絡中資金進出的大門,它類似于貨幣存取和兌換機構,允許人們把法定貨幣、虛擬貨幣注入或抽離Ripple網絡,并可充當支付雙方的橋梁,即作為陌生人之間的“共同朋友”,相當于SWIFT協議中的銀行,這使得瑞波幣之外的轉賬可以在陌生人之間進行。
正是這兩個措施,使得Ripple系統成為了一種全新的全球支付系統,其巨大的潛力,顛覆未來支付的可能性,使其系統上的通用貨幣——瑞波幣開始了飛天之旅。
雖然瑞波幣有明確的落地場景和應用價值,但對其質疑從未停止過。
瑞波幣發行總量1000億,目前流通的只有390億,三位聯合創始人所擁有的幣就達到了200億。可以說,大部分的瑞波幣持有在團隊手里,就
區塊鏈去中心化這一特性來說,瑞波顯然是沒有比特幣和
以太坊分散,它是屬于一個偏中心化的
數字貨幣,這也是為什么其價格可以被迅速拉升的原因。
其次瑞波系統都是需要中間方銀行和網關才能完成的,這種依靠中心化機構的模式事實上是與區塊鏈去中心化分布式的理念也有些違背,尤其是網關模式,缺乏監管和匿名機制,容易濫發資產,所以瑞波現在主要面向銀行定制服務發展,放棄了個人端服務。
與此同時,瑞波更偏重是一個全球支付協議網絡,而不是一個區塊鏈公鏈平臺,所以對基于瑞波網絡開發
區塊鏈應用支持是不夠的。它希望讓銀行機構加入瑞波網絡,提升瑞波幣的流動量,從而提升瑞波幣的稀缺性和價值。換言之,瑞波幣價值的高低與最終加入進瑞波網絡中的機構數量是強相關。
長期來看,幣價會隨著ripple協議的發展而慢慢的顯現出來,至于瑞波幣能否延續萬倍神話,還是瑞波的過河之橋,結果撲朔迷離,建議大家理性投資,對其價值做出合理判斷。
(作者:OK情報局;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鏈門戶官方立場)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