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花旗銀行的消息人士向《商業內幕》透露,市值1750億美元花旗銀行很快將為機構投資者提供加密資產監管方案。這個方案的核心產品是“加密資產收據”(DAR)。花旗銀行目的是讓機構投資者能夠在完全規范、安全的環境里投資
加密貨幣。
效果類似ETFs
DAR不需要投資人擁有有關其任何股票或者資產,所以DAR的作用類似于ETFs(部分封閉的開放式基金或者部分開放的封閉式基金)。花旗集團一直在美國本土向投資者售賣市面上不流通的外國股票DARs。通過持有花旗銀行發行的DARs,投資人既成為花旗銀行的客戶,又擁有花旗銀行所有持有的股票或者資產。
花旗銀行本次將發行能代表
比特幣價值的DAR,客戶將能夠購買這些DAR。該產品附帶保險、保護、交易監控以及美國
金融監管機構要求安裝的系統。通過投資花旗銀行的DARs,投資機構就可以獲得代表比特幣價值的金融產品。
記者Chaparro寫道:“知情人士透露,花旗銀行通知一家華爾街中介存款信托結算公司Depository Trust&Clearing Corp,票據已經開出。”
對于花旗銀行具體什么時間推出基于比特幣的DARS,目前還沒有明確時間表。分析人士指出,隨著Coinbase Custody、高盛(Goldman Sachs)和花旗DAR等一系列面對機構的加密貨幣產品出現,全球加密貨幣市場的流通和基礎建設將得到完善。
對市場的影響
由于美國本土對加密貨幣市場監管的不確定性,包括高盛、摩根大通、花旗集團和摩根士丹利在內的大多數美國的銀行,在處理加密資產和持有加密貨幣方面都持謹慎態度。據說,高盛和花旗集團是最早一批計劃提供加密監管解決方案的銀行,但兩家銀行發言人都強調,進入加密貨幣市場對于這兩家金融機構來說還太早。因此,無論是比特幣ETF、ETN還是銀行監管方案,諸如此類公共交易工具最早也要等到2019年才會對公眾開放。
最近,總部位于瑞典的XBT提供商已經到美國來拓展比特幣ETN業務。在美國宣傳推廣還不到一個月,就已經被SEC叫停有關的所有活動。一旦此類面向機構投資者的金融產品進入市場,養老基金、對沖基金和大型企業將更加依賴加密貨幣,并把加密貨幣當作更好的投資保值方式。預期大量資金也會因此流入加密貨幣市場。
身家億萬的投資者麥克·諾沃格拉茨表示看好下一波加密貨幣的反彈,大家也對于加密資產監管方案頗為感興趣,但是在接下來幾個月DARs很難得到SEC的批準。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