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0日,紐約
金融服務局(Department of Financial Services,NYDFS)批準了兩種與美元1:1錨定的
token,即Gemini Dollar(GUSD)和Paxos Standard(PAX)。這一舉動使得GUSD[1]和PAX成為第一批真正具備穩定幣性質的數字資產,這不僅引起了
區塊鏈行業的震動,更得到了金融乃至經濟、政治學界對于美元或數字資產未來發展的關注與思考。
有鑒于此,植德律師事務所區塊鏈團隊以GUSD為例對“穩定幣”相關的法律問題作出簡要分析,并簡單總結如下。
一、 監管與加密的雙重信任
1.1 根據GUSD白皮書的公開信息,GUSD由一家紐約州的信托公司——Gemini Trust Company,LLC(以下簡稱“Gemini Trust”)發行,并得到了NYDFS的批準。用戶可在Gemini交易所存入一定數量的美元,以美元存量為基準提取GUSD進行交易,當客戶把GUSD存回賬戶時,該等GUSD即被“銷毀”,而換成等額的美元計入賬戶。
1.2 GUSD以ERC20技術為基礎而創建,可在
以太坊網絡上記錄和交易,并通過三重智能合約(即“Proxy”、“lmpl”和“Store”)完成包含代幣發行、合約升級、合約托管在內的一系列活動。
1.3 除此之外,Gemini交易所吸收的美元以銀行為依托,并可為客戶提供“FDIC ‘pass-through’deposit insurance”(一種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針對儲蓄用戶提供的保險)。根據官網的描述,Gemini Trust還聘請了第三方審計機構并將每月公布審計結果。
植德觀點
在GUSD的發行過程中,有三個因素將促使其被公眾廣泛信任:
1
第一,與美元1:1錨定。Token本身所具備的劇烈價格浮動使其很難突破utility或security的范圍而成為穩定的currency。但通過與美元——全球廣泛接受和流通的法幣進行錨定,GUSD將具備“一般等價物”的性質,從而成為數字資產交易媒介的優先選擇。
2
第二,由監管機構背書。同樣與法幣錨定的Token還有大家熟知的USDT。相比于廣受質疑的USDT,GUSD獲得了NYDFS的批準,并通過銀行、保險、審計等第三方服務機構不斷增信。
3
第三,由
區塊鏈技術加密。基于ERC20技術開發的GUSD具備透明公平和不可篡改性,可通過以太坊網絡迅速實現交易并進行數據記錄。
綜上所述,“穩定幣”的發行需要錨定特定種類的法幣,并通過監管機構的背書實現中心化發行(這也是貨幣發行的應有之義),選取合適的第三方存管或審計機構也能夠保證其運營和保管的穩定性。但最重要的是,“穩定幣”發行數量需要與存量法幣掛鉤,不可超發虛發。
二、嚴格適用KYC、AML規則
2.1 在Gemini Trust的官網中,其聲稱遵守NYDFS發布的有關資本保管、網絡安全、銀行合規等在內的一系列標準和要求,并適用New York Banking Law來運行其業務。
植德觀點
不難理解,Gemini作為吸收存款發行GUSD的平臺,須遵守NYDFS監管框架下的一系列具體要求,包括但不限于:KYC、AML、網絡或系統安全等方面的內容。作為受批準的“穩定幣”,其與用戶存款直接掛鉤,Gemini交易所作為業務平臺承擔著與銀行類似的功能,Gemini交易所將面臨的合規要求也將比一般交易所更高、更嚴格。除此之外,我們不排除Gemini交易所或Gemini Trust將追蹤用戶資金鏈并將可疑信息報告給監管部門的可能性,可見,監管部門的背書所帶來的影響其實是多角度的。
在區塊鏈行業中,監管真空和灰色地帶普遍存在,不少行業參與者不惜主動尋求監管或豁免以獲得在特定司法區域之下的合規性,這也意味著其將要遵守所適用的監管部門的全部合規要求。因此,對于區塊鏈行業參與者來說,正當性與合規性是相伴而生的。
三、局部監管與全球應用
3.1 GUSD的發行獲得了NYDFS的批準,NYDFS是美國金融監管部門中少數的“區塊鏈先行者”之一,以其設立的“Bitlicense”牌照而為區塊鏈行業從業者所熟知。NYDFS的監管范圍包括金融產品及服務、保險、銀行業務等領域,以防范金融危機和保護消費者不受欺詐為己任。
3.2 盡管GUSD的發行獲得了NYDFS的批準,但我們仍要注意:在區塊鏈行業,Token的流通性是全球性的,各別國家或地區的批準和認可不足以屏蔽其在全球流通中的風險。Token的流動遍布全世界的各個角落,GUSD作為交易和結算手段是否能夠同樣獲得更大范圍的認可仍然是未知數。
植德觀點
從近期來看,GUSD從“穩定幣”走向“數字法幣”仍道阻且長;從遠期來看,其在跨國交易中所可能產生的外匯、稅務等一系列問題也不容小覷。通過GUSD的流通,美元可能再一次實現在數字新經濟領域的滲透,并挑戰全球大多數國家的傳統金融監管體系。在區塊鏈行業中,局部監管與全球應用是所有參與者都需面對的矛盾和悖論,必須秉承全球合規的意識和主動適用監管要求的愿望才可保持其業務的穩定和存續。
我們認為,鑒于GUSD與美元的錨定狀態,中國居民直接持有GUSD的后果將可能等同于直接持有美元,那么須受到外匯方面的相應監管。此外,任何機構在中國境內從事關于GUSD的兌換、抵押、借貸等業務均應受限。
GUSD和PAX的發行為沉寂的熊市帶來了不小的波瀾,也為區塊鏈行業參與者提供了新的話題,甚至引起了學界對于此舉動的政治意義的分析。從法律實務角度,我們仍然認為“穩定幣”的發行是復雜而困難的,對于發行方的技術要求和合規要求都高于一般Token的適用標準。反觀國內,人民幣在流通領域的主導地位仍是不可突破的底線,即便是企業常用的“互聯網積分”也不可與人民幣進行錨定和雙向兌換。盡管“穩定幣”的發行在我國不具備操作和移植的可能性,但如果將其視為一定范圍內可以使用的數字資產,那么對于區塊鏈行業的發展仍然是有參考意義的。譬如互聯網企業發行可兌換服務的積分應與其實際擁有的資產和負債對應,應積極挖掘第三方服務機構以更好的保障用戶隱私和資產安全等。我們可以肯定的是,在全球范圍內,區塊鏈行業的監管框架是逐步明晰的,行業參與者也應做好合規準備。
[1]值得關注的是,GUSD背后是美國
加密貨幣交易所Gemini的創始人 Winklevoss 兄弟。卡梅隆(Cameron Winklevoss)和泰勒·文克萊沃斯(Tyler Winklevoss)畢業于哈佛大學。兩兄弟曾指責并起訴他們的前校友、Facebook CEO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稱后者竊取了他們的創意。2010年熱映的影片《社交網絡》詳細描述了雙方的爭斗。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