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模式的
token是將數據資產化,通過數據Token將個人數據貨幣化,并將數據控制權和收益權還給個人,這里面包括了個人數據的確權、賦權和數據的價值發現。
數據模式的Token適合接觸和管理海量消費者數據的傳統企業,或者有海量消費者入口或互動的流量平臺/互聯網平臺。
概要定義
數據模式的Token核心是“數據即資產”,實現個人數據貨幣化,將個人數據的主權和控制權賦權給消費者,共同價值發現和收益。
目前部分數據模式的
區塊鏈平臺,大多是從平臺角度出發,而沒有真正賦權到消費者個人。要實現消費者個人數據的資產化,就要有一個消費者主數據模型,將數據模型的主要維度、屬性標簽等有一個標準協議;然后再對應不同的數據來源,常規的是各個企業或者流量平臺的數據接口上傳,也可以是專屬的數據礦機來采集消費者個人數據,上傳是一個導入、查重、合并、清理等ETL的過程,往往很多企業的系統數據是不準確、不完整的。
消費者數據進入到主數據模型后,要先進行數據治理的關鍵:確權,確認這部分數據維度(或屬性標簽)的權利或權益屬于誰?一般來講,會按先來后到的順序確權給最早符合標簽的數據方,但因為個人數據權限又屬于消費者的主權,所以數據共識中會預留或者定義部分比例給該消費者,無論他現在在不在鏈上。
消費者的數據標簽確權上鏈后,就要進行另一個關鍵:價格發現,這里會有一個基于數據共識的標準協議建立的價格發現引擎,通過價格發現引擎給出一個動態定價,然后在數據資產的交易市場中實現最終的價格發現。數據資產的交易市場是開放給需要消費者數據的企業或者DPS廣告代理,由企業根據需求進行查詢并用數據代幣達成交易。
數據資產交易的交付并非通過買賣和轉移數據來實現,而是由企業選擇和交易合適的數據后,提供脫敏數據服務的API,由鏈平臺來實現企業的廣告到達或者促銷活動,從而實現數據價值的轉換。
為了促進數據資產的流動性和價值增值,數據模式的Token可以結合積分模式的Token,將企業的促銷訴求打包為積分模式里的糖果,根據企業指定或購買的消費者數據進行精準空投,并將到達和反饋上鏈實現透明化的精準效果查詢。
業務模式
數據模式的Token就是數據資產,數據是數字的,獲取數據就是傳統產業數字化的過程。目前的現狀是互聯網巨頭或者數據經濟在采集個人數據進行出售獲利,但個人消費者并不知情,數據模式的Token需要讓個人消費者擁有權益,而且在匿名的情況下,個人是愿意共享自己的個人數據的。只有這樣,才能建立起高質量的個人數據和更加開放的市場,數據使用者才可能用更低的成本獲得有效數據。
數據模式首先要對各種數據源進行統一的數據處理,進行脫敏、查重合并、數據質量清洗等基礎各種,并整理成為標簽、屬性等可以查詢的維度,以便于數據使用者或者交易者能夠方便地基于地理、人口屬性及行為特征等進行查詢所需要的數據。
數據模式的Token是基于一個消費者主數據模型,對數據建立共識,為企業和個人消費者建立起數據之間的信任,共同認可這個“消費者”的數據模型包括哪些維度、哪些標簽等等,在這個數據模型的共識基礎上對數據來源的數據進行貨幣化。
數據模式的Token基于共識打造一個開放、透明、治理的數據環境,并通過統一的數據訪問接口,與數據源或者數據提供者達成收益分成協議,進行統一的數據集成和數據管理,在數據交易中形成數據的價格發現。
作為數據模式的平臺,會有自有的數據資產,也會對接各種數據源,實現數據總量的豐富和龐大。采集數據也可能包括礦機,通過礦機采集符合數據模型標準的個人消費者數據,并進行確權和貨幣化。
數據模式平臺會有一個價格發現引擎,來對數據Token進行貨幣化定價,也可能基于AI打分機制,為數據打分;標準的數據Token,包括消費者的數據標簽、畫像等,以及合規的其它各項數據,從而形成一個標準的數據產品。
承載數據模式的Token和Coin 的數據錢包是一個關鍵的DApp,它承擔著數據采集、查詢、交易和收益錢包的功能,也是個人消費者參與到數據模式Token的關鍵入口,它也是數據提供者和數據使用者之間的數據Token交易的智能中介平臺,通過智能合約對數據資產交易進行鎖定和保證。
數據的查詢和交易在數據資產交易市場進行,它可以是一個獨立的數據資產交易平臺,也可以在一個分布式的數據資產錢包中實現。而數據資產交易的費用、擔保等都使用數據模式的Coin,來交易數據資產Token。
數據查詢一般通過地理、人口屬性等標簽進行查詢,平臺也會提供數據查詢代理或者智能機器人,來尋找合適的數據資產Token。而數據的使用和變現,也是數據模式Token的關鍵,是只銷售數據,還是基于通道和加密技術實現數據的到達,而不是銷售出數據。這就可能要設計精準推薦和精準空投的個人消費者數據應用場景。
數據模式Token的交易,需要進行數據質量的雙向評價,通過評價來實現激勵機制,并通過復雜結構的數據交易智能合約,確保數據資產交易的安全和數據資產的生態體系。
設計
1. 戰略定位
一句話:“個人數據貨幣化”。
數據模式Token的定位是實現個人數據的權利與控制,建立一個分布式、去中介化和開放的個人數據交易市場,讓個人數據透明高效的實現貨幣化。
2. 客戶細分
一個人:有數據或者使用數據的人。
數據模式Token的目標受眾是流量主和產生采集數據的品牌/商家,這些都是數據經濟的既得利益者,但同時又要考慮到個人數據的真正權利者:個人消費者這個主題;同時,目標受眾還包括數據需求企業和代理人(比如DSP)等。
3. 入口場景
一幅畫:數據模式Token的核心場景是數據交易場景,圍繞個人數據的交易,需要有數據的采集和標準化,需要有數據的貨幣化,然后通過數據資產交易市場進行數據提供者和數據需求者的智能撮合交易,并分享權益到個人消費者。
數據資產的價格發現,也是在數據交易過程中實現;數據的查詢和使用,以及數據的精準推薦和精準空投,也都是圍繞數據交易場景展開的,這里面都會應用到數據資產的錢包DApp。
4. 資產價值
一個數:數據模式Token的價值就是數據價格指數,數據價格指數是基于數據模型進行打分和定價,并在數據交易中進行最終的價格發現。
由于一個標準的個人數據Token,來自于多個數據源和多個數據維度,所以數據資產的收益也會涉及到不同的數據提供者的分享以及與個人消費者的權益分享,數據模式的資產價值也要解決權益分享問題。
5. 共識算法
一個共識:數據模式的共識是數據資產的價格發現共識,即數據貨幣化過程中的定價共識。這里面體現了數據提供者和數據需求者對個人數據的認知標準和價值共識,也體現了與個人消費者權益共享的共識,這個共識有可能是在動態的數據資產交易過程中實現的。
數據資產Token的共識,往往體現在消費者主數據模型上,一個消費者主數據模型,有數據維度和標簽的模型定義,有數據采集處理的標準,有數據權限和使用的治理,從而可以成為數據資產共識的基礎或者參照。
6. 結構治理
一套治理:數據模式的Token結構是一個組合:數據資產Token+交易平臺代幣Coin,其中數據資產Token代表著一個個人消費者的標準數據資產,而代幣Coin是數據交易中的支付結算和費用等功能代幣,也是數據資產貨幣化的承載,通過代幣來支付和激勵數據資產權益共享。
數據模式的Token會圍繞數據規模,比如千萬級個人消費者數據或者億級消費者數據,同時一個數據資產Token的價值也可以參考互聯網平臺的流量價值,比如天貓的一個流量成本接近200元。
數據模式的Token分配比例可以考慮一下不同的數據源以及個人消費者的權益共享分配,同時發行節奏也可以分成數據量級的幾個階段來分步實施。
數據模式的合作伙伴可以更多的考慮有數據流量或者數據來源的企業或平臺,進行戰略合作,擴充個人數據資產庫。
7. 經濟模型
一個模型:數據模式的Token經濟模型以個人數據總量來計量,圍繞一個流量(個人數據)的價格進行參考定價,對擁有的千萬級個人消費者數據或者億級消費者數據進行價值預估,形成總的資產代幣發行量。
個人消費者的流量價值是有一個共識的,尤其是數據資產需要結合個人消費者主數據的維度和標簽來具體量化,通過量化的人頭價值來對應數據總量的價值,通過提高數據交易的頻率和深度來提高數據資產Token的流動性,并通過智能合約進行確權和限量,根據個人消費者的設置限制部分需求者對部分數據的訪問或使用。
作為一種可以重復使用的數據資產Token,需要提高數據的周轉率,便捷的數據搜索和交易撮合機制、高效低成本的交易費用和數據變現通道,都是提升數據模式Token價值的關鍵。
數據資產的代幣,會因為交易的傭金、手續費和保證金等產生流動性資金池,可以與個人消費者分享流動性收益,或者通過流動性合約回購代幣。
8. 模式運營
一套運營:數據模式的運營反而是混合了企業和個人,尤其是數據提供者和數據需求者大部分是企業,個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所以要進行企業
社群的運維,要建立專業社區,或者鼓勵中小商戶通過DApp或者礦機來采集消費者數據,參與到數據資產交易市場中來。
雖然看起來數據模式Token會依賴于一些大的互聯網平臺或者流量門戶,他們往往會有千萬級甚至億級的消費者數據,但大量的中小商戶也會提供基于線下和生活方面的更加全面的個人消費者數據,二者是缺一不可,所以在運營上要兼顧大平臺和中小商戶的參與。
數據模式Token因為涉及到消費者數據,所以運營團隊需要有消費者主數據、大數據等方面的人才,并有互聯網平臺或流量門戶的經驗最佳。
要素
目的需求:讓個人真正擁有個人數據并貨幣化;
適用性:適用于有大量個人數據的企業以及個人消費者,需要讓渡數據權利歸還到個人消費者,而不是數據經濟的企業手里;
必要性:個人數據泄露和買賣現象嚴重,需要通過區塊鏈來實現個人數據資產和數據資產交易,共享數據收益;
效果:企業讓渡權利到個人消費者是一個比較艱難的轉變過程,但能夠實現個人數據的資產貨幣化,會是一個非常大的進步;
實現:通過
聯盟鏈、智能合約和DApp等組合實現數據資產Token,以及基于數據資產錢包實現分布式交易市場,激勵的Coin可以是ERC-20或者自有代幣;
相關模式:可能會與貨幣模式、礦機模式進行組合使用;
Token案例:Datum
Datum 達騰是一個去中心化和分布式高效NOSQL數據庫,由
區塊鏈技術支持。這項技術可讓任何人以安全、隱密、匿名的方式為結構化數據備份。這些數據包含社交網絡數據、穿戴式裝置數據、智能家居和其他
物聯網設備等。Datum 達騰提供一個專業市場,讓用戶按照自己的選項分享、買賣數據。
Datum 達騰網絡依靠 DAT 幣智能合同提供安全的數據交易,同時遵守數據擁有者選擇的條款。用戶可將自己已使用的各種服務數據、以少許 DAT 幣為代價,上傳至本平臺存儲。存儲節點礦工將已加密的數據存儲并傳輸之,透過此方式賺取 DAT 幣。買家以 DAT 幣購買數據,所得之 DAT 幣將反饋給原數據擁有者。DAT發布在
以太坊,并可以通過以太幣在各主要公開交易市場購買。
Datum達騰的用戶有選擇地將數據在本地App中加密,清除其中的個人身份信息,然后通過上傳到達騰平臺。在不泄露個人私鑰的前提下,沒有任何人能夠解開加密獲取數據。
LamTex畫布分析
葉開
Token經濟系統設計方面的先行者。
矩陣數字經濟智庫合伙人,林達控股(1041HK)執行董事,中農普惠金服董事合伙人,
南京大學兼職教授。專注于傳統產業升級、產業
金融和區塊鏈,著有《社會化媒體運營》、《粉絲經濟》、《O2O實踐》等相關著作。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