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Blockchain數據顯示,截止8月底,
比特幣算力達到了每秒62 quintillion(百萬的三次方)哈希。這意味著僅僅8月份這一個月就飆漲了50%。
這不是8月的偶發現象,就在幾周前剛剛報道,比特幣算力突破50 quintillion,打破了6月份創下的43 quintillion的高點。
一些市場聲音認為由于比特幣挖礦難度的增高、投入算力的增加,會帶來挖礦成本的提高,從而形成比特幣的價格支撐。
小編認為,這種說法值得商榷。
其一,盡管從技術理論上,比特幣挖礦成本是會隨著投入算力的減少而減少,但是審視近年比特幣投入算力的變化,整體呈現了不斷攀升的趨勢;與此同時,比特幣價格卻經歷了數次過山車式的波動,僅從數據上看,兩者并沒有形成任何的正相關關系。
其二,從基本的經濟學理論角度,成本之所以會影響價格,是因為成本和價格的差值會成為市場供需的調節器。
但是在比特幣領域,礦主們的成本和市場的供給并沒有直接關系。按照中本聰的設計,在固定的階段內,比特幣被“生產”的數量大體是固定的,礦主們投入的算力并不會真正的增加或減少這種產出量,只是會影響礦主本身的成本和利潤而已,因此難以在大尺度上影響市場供求。
其三,從數量角度來看,目前已經產生的比特幣數量超過1700萬,總量為2100萬的比特幣已經產生大半。目前一年比特幣產量不足70萬,與已經形成的存量市場相差較大,短期挖礦成本不至于對整體市場價格形成較大支撐。
當然,從短期視角來看,礦主可以起到價格“蓄水池”的作用:如果幣價遠低于成本,礦主會傾向于囤積挖出來的比特幣,從而實際上減少了市場供給;如果幣價遠高于成本,礦主會傾向拋售變現擴大生產,從實際上增加了市場供給。
只是這種“蓄水池”到底能對價格產生多大影響,尚需要觀察。
比特幣價格是否有支撐?這個支撐是否是某些單獨的因素?還是和其他貨幣一樣,需要復雜的貨幣政策、基本經濟面等綜合判斷?這些都需要更多的研究者進行觀察。
因此,投資人還是要謹慎用“算力攀升”這一跡象來預期未來的比特幣價格。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