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區塊鏈技術安全范疇中,既有“傳統”互聯網世界中存在的漏洞(如 SQL 注入、拒絕服務等),也包含區塊鏈獨有的風險點(如智能合約漏洞)。為方便 C 端用戶理解,我們在分類時選擇站在安全服務公司的視角,即按行業需求(業務場景和攻擊點)將區塊鏈安全分類。
數字貨幣交易所、智能合約、錢包、礦池等場景的背后對應著巨額資產,吸引了潛在的攻擊者,也是安全服務公司的重點保護對象。
一、 數字貨幣交易所安全性分析
據 CoinMarketCap 數據顯示,截至 2018 年 7 月 27 日,全球有 1690 種虛擬貨幣在“二級市場”交易,有 12137 個虛擬貨幣交易市場在運營。其中,以幣安、Bitfinex、OKex、火幣等為代表的中心化數字貨幣交易所,既是數字貨幣交易流通和價格確定的場所,也是財富的匯聚中心。

然而,對于中心化數字貨幣交易所來說,其精力重心放在盈利、品牌與生態布局,具體體現在流量獲取、交易深度和產業布局。安防與風控更像是效果不好量化的成本項,因此,被重視程度和投入比例還遠遠不夠。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