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就在黃浦江畔,一場名為“2018中國
區塊鏈技術與數字經濟高峰
論壇”如期召開。與很多大會不一樣,這場大會的主辦方是人民日報數字傳播有限公司,及中鈔信用卡產業發展有限公司
杭州區塊鏈技術研究院。前者是人民日報直接投資的企業,后者隸屬于我國法定貨幣印制機構——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
演講嘉賓除了主辦方,還有人民銀行原科技司巡視員李曉楓、人民銀行
數字貨幣研究所創新部負責人錢友才、《2018年中國區塊鏈產業白皮書》編委會主任于佳寧等。
巴比特發現,現場不少嘉賓都是受邀參加,其中多數還是國企、科研院校,另外,像阿里巴巴、騰訊、京東、華為等企業也均派代表參加。
這意味著什么?中商北斗
供應鏈管理集團有限公司一位徐姓董事這么跟巴比特說:“我們是來了解政策動向的。”
會上,烏鎮智庫發布了《區塊鏈產業發展分析報告》,報告稱,除去
ico融資,2018年上半年全球融資規模達到30多億美元,與2017年全年相比增長68%以上。其中,中國貢獻將近36%,美國為40%。從投資看,基于區塊鏈的創業已成為風口,巨頭云集。
如何看待區塊鏈?政策環境將如何變化?區塊鏈將如何與產業相結合?從這場高規格會議上不同行業嘉賓的發言,或許可以一窺區塊鏈產業的未來。以下為嘉賓發言,經巴比特整理。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