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憂歸擔憂,向
區塊鏈進軍“企業們”是一點也不含糊。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最近就頻頻為
區塊鏈技術站臺:“我個人非常看好區塊鏈技術。”甚至,馬云稱阿里巴巴在幾年前就開始研究區塊鏈技術,今天已成為全球區塊鏈專利技術最多的公司。不僅是阿里,包括京東、騰訊、
百度等國內互聯網巨頭,都已經開始基于自身業務開展區塊鏈領域的研究及落地應用。
當巨頭虎視眈眈時,創業者怎么辦?普華永道的報告總結了當前創業者在區塊鏈領域獲得成功的四個策略。分別是打造基于區塊鏈的業務案例、建立行業的生態系統、參與規則制定,以及面對監管要觀察,積極配合,但不要等待。
打造業務案例層面,該報告認為,企業要以進化而不是革命的思路制定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業務案例,也就是通過建立有清晰度的戰略,用區塊鏈技術構建問題和解決方案。“區塊鏈并不一定意味著徹底改造,相反,它需要運用新的思維和操作方式,從小處開始,然后向外擴展。”
隨著參與者增加區塊鏈的價值也會倍增。因此,基于區塊鏈構建新的行業生態系統成為一個極具潛力的方向。該報告提醒:“將一組利益相關者聚集在一起,共同商定一套商業模式的標準可能是其中最大的挑戰。”
目前,區塊鏈技術也分公有鏈、
聯盟鏈以及私有鏈,報告認為,每種模型都需要一個強大的治理模型,創業者需要盡早思考風險,為開發團隊添加網絡安全、法律及審計等風險專業人士,從而夠構建一個監管機構和所有利益相關方都信任的框架。同時,隱私策略也不能忽略。
另外,盡管不同國家的監管狀態并不一致,報告認為這不能成為止步區塊鏈的理由,相反,透明、防篡改的能力可以讓區塊鏈成為監管機構的強大工具,本質上它可以為監管機構提供顆粒度更細的監管能力。“創業者應該與監管機構和行業團體合作,協同制定新的政策、有效的實踐方式。”該報告說。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