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泥潭”到“神壇”,只用了1個月。
2017年10月底,越來越多的人把
區塊鏈交易平臺視為理財的“淘金地”。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的內部講話,打開了區塊鏈瘋狂的魔盒。
2017年11月,徐小平在真格基金創始人
社群喊話號召大家All in區塊鏈,謹慎觀望的傳統VC開始瘋狂涌入。頻繁的西伯利亞寒流,絲毫不能減弱區塊鏈火熱的氣氛,妄圖一夜暴富的增量用戶為交易平臺催生了變革交易模式的“風口”。項目方、交易平臺再度死灰復燃,幣值也膨脹到令人咋舌,然而真正的瘋狂卻剛剛拉開大幕。
當All in成為共識,就意味著泡沫的開始。
總量恒定帶來的投機效應,及
比特幣期貨合約形式登陸芝加哥商業交易平臺(CME)等主流市場等利好,進一步推動了交易平臺的“自我繁殖”。以促成項目交易為主旨的交易平臺,搖身一變成為項目孵化、孵化項目的加速器。
截至2017年12月22日,比特幣從年初6949.07元/個飆升到了100016.25元/個,而國內交易平臺也從九四事件后的不足10家迅速擴張至1000多家。從此,交易平臺不再單純是區塊鏈交易的中心,更成為資本風暴的發源地。
令人震驚的是,就在市場一片復蘇之際,行情出人意料的急轉直下,11月底大量交易平臺孵化項目出現“破發潮”,區塊鏈世界再度陷入恐慌。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