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
區塊鏈技術出現了公鏈以外的其他兩種不同的形態,
聯盟鏈和私有鏈。
聯盟鏈是指有若干組織或機構共同參與管理的區塊鏈,只有這些組織和機構能夠對聯盟鏈中的數據進行讀寫和發送交易。私有鏈是指寫入權限完全在單個組織手里的區塊鏈,所有參與到這個區塊鏈中的節點都會被嚴格控制。
聯盟鏈適合組織機構間的交易和結算,像是銀行間的轉賬、支付,通過采用聯盟鏈的形式,能夠很好地營造一個內部生態系統。與公鏈相比,聯盟鏈要求單位時間內所能確認的交易數量更多,因此在安全和性能上的要求也比較高。
私有鏈更偏向于企業內部的應用。私有鏈的交易速度快,其交易不需要所有網絡節點的確認,而是只需要幾個受到普遍認可的高算力節點確認即可,交易成本極低。由于讀取收據的隱私權受限,參與者難以獲得私有鏈上的數據,隱私保障更好。但是,私有鏈最大的缺點是容易被操縱價格,也可以被修改代碼,因此從這方面來說,風險又較大。
有人說,破而后立。諸神黃昏傳說的最后,末日之劫結束,經過海水凈化的土地長出更為茂盛的植物,帶動又充滿了生機。
由
比特幣到
以太坊,再到EOS的入場攪局,之后NEO、IOTA、Cardano等公鏈也紛紛進場占據一席之地,雖然目前主要應用仍然是基于以太坊完成的,但是相信隨著技術的不斷開發,區塊鏈底層設施將會越來越完善,為發展區塊鏈提供良好的發展基石。
對于區塊鏈行業來說,政府監管帶來的恰恰就是如同海水般的進化,區塊鏈行業在經歷了一批有一批的資本進場,資本逃離,人們應該意識到,只有從構建完善的底層建筑做起 ,區塊鏈才會進入良好的發展環境。市場信心才會得以重拾,依靠沒有價值的空氣項目是無法獲得長遠的發展。任何利益的產生必然是以堅實的價值交換為基礎的。
當然,這場關于公鏈的諸神黃昏也必然不會簡單的畫下句點。要開啟公鏈的新世界,仍需要解決的根本問題是性能和中心化的矛盾。如何協調
區塊鏈生態中的“性能”和“公平”是開啟新世界大門的關鍵。一定程度上,監管肅清了區塊鏈行業發展的亂象,但最終能夠推動區塊鏈進步的還是公鏈技術的發展。
在工信部賽迪研究院發布的最新的全球公有鏈技術評估指數及排名中,我們可以看到公鏈的評分指數整體正在不斷上升,在剝離了
ico所帶的種種負面之后,區塊鏈底層公鏈技術正在一步步進步。我們有理由相信,區塊鏈寒冬最終將會過去,在不久之后,區塊鏈行業的新世界大門將最終被開啟。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