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在納斯達克面前的最大障礙是SEC。
SEC對于承認
數字貨幣的合法地位一直較為慎重。從2013年開始,SEC先后拒絕了十五家機構提交的
比特幣ETF申請,每一次拒絕都伴隨著幣價暴跌。2017年3月,美國SEC第一次拒絕比特幣ETF提案,
btc價格暴跌19%,一度跌破1000美元。2018年1月,比特幣ETF再次被SEC駁回,短短一周內,BTC從15000美元暴跌至9600美元。
此次圣路易斯聯邦儲備銀行公開表示支持BTC,但并沒有像4月27日一樣帶來幣價的大幅提振。上述海外交易所負責人黃新宇對筆者表示,這和日本從國家層面就公開承認比特幣合法地位是不一樣的,這只是一個地方性的議案,并不代表國家層面的意思。
相比之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家對數字貨幣的態度更加開放。2017年4月1日,日本肯定了比特幣為首的數字資產在支付領域的合法地位,并率先提出數字資產交易所施行牌照制,為審核符合條件的交易所頒發正規的數字資產交易所許可。截至目前,已有16家日本注冊的數字資產交易所獲得了合規牌照。
此外,2017年7月1日,澳大利亞政府正式認可比特幣的支付地位,并于2017年底推行對數字資產交易所的注冊登記制,授權該國
金融情報機構——澳大利亞交易報告分析中心(Austrac)監管比特幣交易所。
SEC則是考慮再三,在黃新宇看來,這種慎重是正常的。“比特幣會沖擊法幣地位,政府的唯一鑄幣權也會遭到挑戰,因此像美國這種大國都比較慎重。”對于今年10月納斯達克能否上線數字交易,黃新宇表示懷疑,“上行情分析沒有問題,但是上交易有點兒難”。
這樣的猜測不無理由。今年6月,SEC延遲了對芝加哥期權交易所向SEC申請規則更改的決定公布。美國政府執法辯護律師、法律專家Jake Chervinsky認為,根據歷史經驗,SEC會拖到最后截止日期才會作出決定。而按照規則,截止日期為2018年9月30日。
即便拋開SEC的意志不談,納斯達克上線數字貨幣交易依然面臨一些挑戰。這些挑戰并非技術性挑戰,“對于這種大所來說,技術實力完全不是問題。”黃新宇表示,“更多的是合規設計。”
“納斯達克作為一個被社會廣泛接受的交易所,要想在數字貨幣交易方面得到政府及普通投資者認可,需要重新制定一些規則,他們需要重新考量監管和法律的要求。”
token Fund基金創始人竇藝對筆者表示,“會有別于現有的數字貨幣交易所規則,畢竟現有的交易所規則就是某些人說了算,多少會存在一些問題吧。”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