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目前不少醫療設備都已聯網的現狀,網絡安全問題也在
區塊鏈技術補充解決的范圍內。
2016年強生公司曾警告患者,其“OneTouch Ping”胰島素泵很容易受到黑客攻擊;無獨有偶,FDA曾報告圣猶大醫學心臟設備中也存在網絡安全漏洞。所以維護網絡安全也是區塊鏈在醫療場景中的重要應用。而這些問題都可以靠
區塊鏈技術的其數字加密化、去中心化等特征來加以保護。
當然,區塊鏈的可追溯性能夠針對醫療事故的真相還原以及藥品的回溯與監管起到作用。比如藥物的物流配送與管理體系一旦上鏈,就將對假冒藥品構成致命打擊。而各節點分布式數據存儲與不可篡改性便可以追溯醫療事故原因。另外,在醫療理賠方面,區塊鏈技術還能阻止騙保等不當行為,減少醫療資源浪費。
據了解,全球超過半數的醫療機構將在2020 年前投資并逐步落地區塊鏈技術。而目前已有不少海外行業巨頭企業在積極探索區塊鏈技術的醫療應用。如Gem醫療、飛利浦、谷歌DeepMind、IBM、沃爾瑪等。
在美國專利商標局發布的專利文件中顯示,沃爾瑪今年獲批一項“區塊鏈+醫療”相關的專利,該專利旨在將患者的醫療記錄存儲在區塊鏈數據庫中。在緊急情況下,醫院有權獲取其信息。
據了解,該系統理論上是通過計算系統的處理器接收患者穿戴設備上的與患者相關的加密私鑰和公鑰,緊急情況發生時,對設備進行掃描,通過生物識別技術來解碼存儲在設備上的私鑰,然后便可訪問患者的醫療記錄。這將允許醫療專業人員從無法溝通的患者身上檢索到其醫療數據,
另外,所獲得的醫療信息可以與其他醫療機構共享,這就意味著如果患者從一家醫療機構運輸到另一家醫療機構,在患者到達之前就可以將其數據提供給后續對接的醫護人員。
除了海外的大批區塊鏈布局企業,國內的互聯網巨頭們也在紛紛試水區塊鏈版塊的技術落地。
以阿里巴巴為例,它旗下的“阿里健康”就已攜手常州醫聯體,以期幫助醫療業務數據實現互聯互通。常州市鄭陸鎮衛生院院長張志宏曾介紹,“阿里健康區塊鏈技術利用舊有的IT設備和系統將信息串聯在一起,接入成本低,安全性卻更高;用上區塊鏈,衛生院和區醫院間從信息孤島到互聯互通,老百姓也能享受便利”。
據悉,該技術首先在常州武進醫院和鄭陸鎮衛生院落地,后續將逐步推進到常州天寧區醫聯體內所有三級醫院和基層醫院,形成快速部署的信息網絡。
最后,區塊鏈技術的革新其實早有出現,近兩年的驟然爆熱究其根本,或許的確與其在
金融方向的變現價值剝離不開,但醫療作為每個人一生中必然有所接觸的一大板塊,在國家監管與政策到來之前,“區塊鏈+醫療”是否可以穩步發展,仍是未定之數。
正如Dfund創始人趙東在微博中所寫,“
比特幣、區塊鏈開啟的是一個革命性的新時代,是生產關系的革命。當生產關系不能適應生產力的發展的時候,就需要生產關系的改變,改變后的新生產關系如果可以適應生產力,那么生產力必將進入新的高速增長時代。我們恰恰正在經歷這樣偉大的一個革命,何不為之振奮、為之努力奮斗?!”
因此對于“區塊鏈+醫療”,筆者還是和大家一樣期待著這項革新技術在項目中能夠切實落地,真正為人類醫療事業帶來更多曙光。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