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張和釋放
仔細觀察上面的圖表,我們發現關于
比特幣的一些觀點是完全矛盾的。正如斯賓塞?鮑嘉(Spencer Bogart)所強調的那樣,比特幣全球鏈上支付網絡的定義與其數字黃金的定義是矛盾的。我們在圖表中將它們分隔開以此來展現這些對于比特幣的觀點之間的沖突。
盡管充滿火藥味的爭論早就發生過,但隨著2015年BitcoinXT的發布,上述觀念的矛盾沖突才真正爆發開來。而Bitcoin Classics的這把火,也使得這場沖突更加劇烈,最終在2017年年中BCH分叉時,這場沖突達到了頂峰。在2017年隨后的牛市中,比特幣的交易手續費達到了極高的水平,這才最終導致了BCH陣營的叛離。然而,自那時起交易手續費卻逐漸穩定了下來,同時對大容量區塊的需求也沒那么迫切了。另外在2018年初,Lightning項目開始實施,同時也出現了基于比特幣的小額支付。鑒于此,雙方緊張局勢逐漸消散,因為此時兩個陣營都能夠追求各自的目標。從圖表中可以看到,第二層解決方案的成功再次提高人們對比特幣支付功能的樂觀情緒,這也導致了2018年比特幣社區當中“廉價支付學派”數量的增加。
我們從分析中得到一個有趣的結論:比特幣目前正處于一段罕見的相對和諧時期中,并從中受益。雖然迄今為止并沒有哪一種觀點完全占主導地位,但作為數字黃金的觀點肯定是最普遍的。2015--2017年關于比特幣的內斗以BCH的分叉而告終,并將矛頭轉向LTC、Dash和Nano等其他P2P支付派系斗爭上。目前看來比特幣緊張的局勢已基本緩解,我們發現自己正處于比特幣歷史上一個異常平穩的時代。從主觀上看,在相對平穩的環境下,少了無休止的社交媒體斗爭、會議驅動的協議以及關于分叉的各種爭端給開發者的工作造成拖累,比特幣似乎將發展的更快。然而,另一場爭斗正悄然而至。
正如上面這張圖表所示,比特幣的匿名性和可互換性的愿景(通常是比特幣數字黃金陣營首選的愿景)與其目前越來越受歡迎的
金融化和透明化的愿景是有沖突的。對于想要持有比特幣金融資產的人來說,相對于比特幣的隱私以及可互換性質,他們更在意的是比特幣與AML / KYC(反洗錢/充分了解你的客戶)的兼容性。許多權威人士表示,關于比特幣的下一場苦戰會在這兩個愿景展開。
我們到最后發現,沖突以及和平對于比特幣的發展都是至關重要的。沖突會揭示相關權力機構所在,并能夠了解關鍵利益相關者的真正想法。在這些沖突壓迫之下,企業、個人以及開發者被迫站到同一陣營,這可以表達出他們對比特幣未來發展的真實呼聲。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