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都被看似未來“萬物互聯”的廣告忽悠了。早上上班出門,家中的機器人就開始自動打掃衛生;晚上下班回家,空調自動開啟調整溫度,熱水器也開始正常加熱,“萬物互聯”的生活似乎特別美好。但問題是這樣的生活真的能順利實現嗎?我們距離智能生活的時代究竟還有多遠?
面對眾人如狼似虎的眼神,
物聯網順手拽上
區塊鏈,躲在角落里,瑟瑟發抖。
物聯網+區塊鏈?他倆能碰撞出什么火花?事情似乎開始向著不可描述的方向發展了.....
物聯網落地,坑多路長
物聯網從提出開始就被寄予厚望,可惜,這一路走過來真的是千溝萬壑,一步一個坎。
第一道坎,行業標準化。我們都清楚提高效率的一個重要手段就是標準化,而物聯網偏偏很難提高效率,因為物聯網的應用領域非常廣,不同領域需求差異大,導致物聯網行業解決方案技術實現復雜,難以快速大規模落地。
舉個例子,同是一個能夠記錄運動數據的手環,從事醫療行業的廠商更希望獲取心跳、心率、體重、體質等信息;而如果是一個從事健身行業的商家恐怕更愿意知道這位朋友是否有健身的動力,甚至推銷產品和課程。
第二道坎,信息安全。物聯網需要各種線下設備個人大量的生活、交易等隱私信息,這些信息都被收集保存到一個個信息“孤島”中,也就是巨頭手中。如果這些數據被黑客監測利用,輕則借助這些數據進行不法勾當,重則通過這些數據定位到現實生活,甚至可以直接威脅人身安全。
第三道坎,數據使用。目前多數物聯網平臺,都是中心化服務商創建,采集的數據都被運營商掌握,而又因為各個中心收集數據的標準不一致,導致數據沒法流動,形成信息孤島。簡單來說就是淘寶、京東的用戶信息收集的側重肯定不一樣,沒法進行后續的數據分析,數據價值沒法發揮。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