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聯想S5發布會上,聯想集團副總裁常程表示,聯想S5是第一款
區塊鏈手機。
6月5日,常程在接受騰訊《一線》采訪時表示,聯想做區塊鏈是認真的,但是發幣肯定不是我們的目標,我們考慮的是用這個技術能改變什么。
他還說,聯想集團加入了區塊鏈開源組織,也會貢獻更多的知識產權。
此外,華潤集團已經與騰訊合作,共同在區塊鏈等前沿科技領域探索。
今年4月,華潤集團旗下的華潤置地還在
西安城墻國際馬拉松賽上首次將
區塊鏈技術應用到馬拉松賽事中,參賽運動員的比賽數據、中簽環節等信息被錄入了區塊鏈。
2017年,海爾利用區塊鏈安全、共享的分布式技術,打造出海爾智能合約平臺,實現智能化簽約、履約,2018年初推出海爾挖礦冰箱。
2018年5月,海爾集團總裁周云杰就表示,海爾智慧家庭將結合
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和大數據等前沿技術,搭建U+開放平臺,通過人機物實時互聯,為全球消賽者提供美好生活解決方案。
國資委日前發布消息,杭鋼集團成立100億轉型升級產業基金,主要投向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興領域。
據悉,該基金以按照“1+X”架構組建,以母基金為引領,逐步帶動多個產業子基金設立和發展。母基金即杭鋼轉型升級產業基金,總規模100億元,首期60億元,主要圍繞節能環保、數字經濟、知識與技術密集型等產業進行投融資,助推新產業項目落地、資產證券化和全產業鏈布局。子基金目前籌建的有兩支,分別為環保產業投資基金、數字經濟產業基金。
就像《中國證券報》所談到的那樣,雖然區塊鏈產業已由
金融向實體經濟滲透,但上市公司產業應用多停留于探索研究階段,距離規模化應用仍有距離。
其中,對區塊鏈技術重視的上市公司有很多為走向困境、亟待轉型的傳統產業。不過,也有傳統行業公司已有一定的研究成果。比如
能源行業,汽車行業。
《人民日報》也談到,雖然2018年以來,共有8家公司披露了13條涉足區塊鏈的告。而2017年全年,只有6條與區塊鏈有關的上市公司公告,去年同期更是只有2家,不過梳理這些參股區域鏈的上市公司公告發現,上市公司出資金額均相對較小,所參股區域鏈公司也均為初創,尚未進入大規模、商業化應用階段,盈利能力有限。
值得注意的是,滬深交易所對于相關上市公司投資參股區塊鏈公司一直高度重視,對于多家相關上市公司均發布了問詢函,詢問問題涉及是否向投資者充分提示風險,區塊鏈公司盈利模式以及是否存在主動迎合市場熱點、炒作公司股價的意圖等內容。
這也反應了國內區塊鏈投資的另一個面臨的問題:由于目前區塊鏈技術的成功應用較少,規則尚未明確,無法準確地預估未來是否存在因監管政策的變化而產生的風險,這也為投資帶來了一定的不確定性。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