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雖然與BAT巨頭同步布局
區塊鏈,但到目前為止都是以實驗性的相互割裂的應用場景為主,很難判斷騰訊會在區塊鏈賽道勝出。”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區塊鏈研究專家告訴核財經APP。
這一說法或多或少得到了張云的認同:“我覺得在區塊鏈領域騰訊已被許多公司超越。”
張云的判斷,從騰訊區塊鏈專利數量可見一斑。根據今年1月26日發布的《中國區塊鏈行業發展報告2018》,阿里巴巴以總量49項專利排名第1,騰訊以總量11項專利排名第23。頗具戲劇性的是,在這份報告中,2014年成立的“
無錫井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排在了騰訊前面。
在張云這位騰訊前雇員看來,區塊鏈專利排名反映了騰訊在創新上的不足;而相比外部夾擊,騰訊內在的持續創新能力才是最重要的。他還批評騰訊的人才流失相當嚴重,“雖然沒有準確的數字,但騰訊正在被項目方挖墻腳”。
《中國商界》雜志曾撰文指出,傳統技術巨頭頂尖人才已開始向區塊鏈企業遷徙。
廣東一家區塊鏈創業公司的CEO也告訴核財經APP,其“技術團隊大多數成員來自騰訊”,而且
區塊鏈項目的技術團隊中擁有騰訊、阿里基因是常態。
王東認為,騰訊真正的敵人在于,隨著互聯網迭代人性需求發生了改變。在數字時代用區塊鏈重構社交關系中,騰訊將面臨考驗。
(文中趙曉楓、張云為化名)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