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技術模型自下而上包括數據層、網絡層、共識層、激勵層、合約層和應用層。每一層分別具備一項核心功能,不同層級之間相互配合,共同構建一個去中心化的價值傳輸體系。
區塊鏈的模型架構
數據層:是區塊鏈最底層的技術架構,應用了非對稱加密技術,利用散列函數確保信息不被篡改,還采用了鏈式結構,時間戳技術、梅克爾樹等技術對數據區塊進行處理,讓新舊區塊相互鏈接和驗證。
網絡層:封裝了P2P網絡機制、傳播和驗證機制等技術。
共識層:封裝了各類共識機制算法。目前成熟且得到廣泛應用的有三種:即工作量證明機制(POW),權益證明機制(POS),股份授權證明機制(DPOS)。
激勵層:包括發行機制和激勵機制,讓高度分散的節點能夠自覺參與到系統的維護與建設中,讓整個系統健康有序地發展。
合約層:由智能合約、共識算法、腳本代碼等構成,是區塊鏈可編程性的基礎。
應用層:封裝了區塊鏈的各種應用場景和案例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