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傳統投資領域來說,
區塊鏈投資的方法論是否有不一樣的地方呢,這個問題引發了嘉賓們的討論。
吳幽提供了“四個一線”的區塊鏈領域的投資邏輯,即一線的創始人和團隊、一線的股東、一線的交易所以及一線的幣值管理能力。
徐勇提供的建議是強調天時地利,從天時的角度,就是他只投區塊鏈領域里邊能形成價值閉環的項目,而不能形成閉環的項目則大多數是空氣項目。他舉例說明到,能夠形成閉環的項目包括公鏈、交易所、錢包,以及與安全相關的項目。他還特別說明看好數字資產的管理類項目以及有扎實的C端用戶基礎的操控經濟模型的落地的項目。從地利的角度,徐勇認為所謂的地利就是創業者的項目在特定的領域,要有獨特的競爭優勢,這個優勢是項目本身的競爭壁壘。
而陳菜根則補充到投資熟人是他認為非常重要的投資邏輯,這個邏輯無論在傳統投資領域還是區塊鏈投資領域都很有效。
幾位嘉賓還提到了傳統投資跟區塊鏈投資一個重要區別在于,傳統的股權投資大部分都是封閉式的投資方式,就是項目有明確的投資期,有明確的資金到位的時間,然后第二次再扣款的這樣一個時間和節奏。而從
區塊鏈項目投資的角度來講,很多基金是開放式的,就是沒有非常明顯的投資期、封閉期等等,隨時可投或者隨時退出,這是一個非常明顯的區別,這也是目前區塊鏈創投處于初級階段的一個表現。
總結下來,我們認為區塊鏈投資和傳統項目最大的區別就在于對交易所和幣值管理能力的重視,而且由于區塊鏈投資項目需要好的通證經濟模型的設計,因此需要考慮通證的激勵機制、流轉效率以及基本生態。 而且在區塊鏈領域的發展還處于非常早期的狀態,比如很多公鏈的項目受到了投資人的追捧,但事實上硬件和技術的瓶頸都還沒有解決,而基于公鏈的生態則更加遙遙無期。創業者要關注到這個領域目前實際的狀態,然后去選擇合適的創業方向,這樣才能使得項目能夠獲得投資者的關注。于此同時,其他的生態如交易所也正處于一個不斷的創新和競爭的狀態,需要進一步的市場考驗和模式創新才能有更加良好的商業生態出現。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