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5日,
長春長生生物因狂犬疫苗記錄造假而遭到食藥監局通報,7月19日,長生生物再次因為“百日破”疫苗效價不合格,被罰款344萬,7月22日,
武漢生物40萬支“百日破”問題疫苗被曝光,7月25日,國家藥監局開始對全國45家疫苗企業進行全流程、全鏈條的徹查。
短短幾天內,全民都陷入了恐慌情緒,繼而轉向憤怒。醫藥行業一直被稱為是人民最后的情緒底線,當疫苗這種直接觸達人生命的底線被觸碰時,引來的就是輿論的壓倒性聲討。
可是恰恰就是這個忍耐的最后一道底線——醫療健康行業,在造假方面卻屢禁不止。2009年,國家食藥監局發現
江蘇延申生物、
河北福爾生物所產的7個批次人用狂犬病疫苗,效價均低于國家標準,截至被發現,問題疫苗已經注入了21萬人體內。事后兩家公司共被處罰2500余萬,責任人也僅被判處三年有期徒刑。
所以顯然,疫苗造假甚至整個醫療產業的造假其實都是行業積弊已久、監管不力、處罰過輕的產物,沒有有效的防治手段,單憑事后發現再給予輕微的處罰明顯解決不了問題。只有對源頭,對每個環節都進行監管才有機會改變行業現狀,要讓每一針、每片藥、每張處方都來路清楚,有源可溯。
長生生物事發后,有很多媒體都討論過
區塊鏈技術的可行性,因為提起溯源,就很難繞開區塊鏈,畢竟,就溯源而言,區塊鏈無疑是最安全、最無暇(難以篡改)的。
區塊鏈技術擁有不可篡改、可追溯等多重特性,所以在疫苗問題上區塊鏈能解決的最大問題就是疫苗的溯源和溯源基礎上的精準召回。當疫苗上鏈后,疫苗從產出到最終流向都會在鏈上有清楚的數據記錄,一旦發現問題疫苗,就有機會進行最快速度的復盤,實現對問題疫苗的精準召回,從而把偽劣疫苗的傷害降到最低。
同時,企業上鏈后,一旦出現偽劣造假事件,整個企業都會擁有信用污點,這個污點會被全網記錄,而記錄數據是不可篡改的,也就是說這些無良企業將永無復起之日,公眾的記憶也許只有七日,但區塊鏈的“記憶”卻是永久,這樣一來,雖然不能杜絕企業作惡,但至少極大程度的提高了企業作惡成本不是嗎?
但是非常遺憾的是,區塊鏈技術在解決疫苗問題上并非萬能的,就追溯而言,目前的溯源是無法追溯到生產過程的,因為所有的制藥企業為了保護自己的技術,絕不可能向公眾公開生產過程。
所以區塊鏈技術在疫苗問題上能做的也只是提高企業作惡成本,倒逼企業守信;以及事后的快速溯源和精準召回,補救危機。區塊鏈只能保護上鏈信息不被篡改,但如果信息本身就有問題,僅靠區塊鏈本身是發現不了。
但是對于疫苗事件,對于整個醫療健康行業,區塊鏈仍然有意義,提高作惡成本就能阻止一部分人/企業作惡,即使是少一個人/企業作惡,也能保護很多無辜的受眾,何況是少一群作惡的人/企業,何況之于整個醫療健康行業,區塊鏈能做的遠不止此。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