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抵押型
數字貨幣,顧名思義就是無須任何抵押的穩定幣;其智能合約被編程為類儲備銀行,由算法來控制流通權利,決定發行和銷毀貨幣的數量及時間,使其價值盡可能地貼近掛鉤資產的價值。
2014年由PeerCoin社區開發、領域內首個實現價格穩定的數字貨幣——Nubits就屬于這一類型;不過2018年3月開始Nubits與美元嚴重脫錨,目前價格已跌至0.4美元以下。而隨后出現的Basis、Carbon目前還未發行。
融資情況:2018年4月參與Basis開發的
區塊鏈創業公司Intangible Labs通過期貨通證簡明協議(SAFT)從225位投資手中籌得1.25億美元;另外去年10月Basis還獲得來自BainCapital、Stanley Drunckenmiller、DCG、真格基金等的投資
團隊主要成員:首席執行官Nader Al-Naji、聯合創始人Lawrence Diao以及Josh Chen曾在谷歌、全球投資和技術發展企業D. E. Shaw任職軟件工程師
知名顧問:胡佛研究所高級研究院兼前美國財政部國際事務副部長John B. Taylor;AngelList和CoinList創始人Naval Ravikant
最早的算法銀行構思來自于RobertSams于2014年提出的Seignorage Shares,其基本設計思路是通過對代幣供應量的彈性控制來保證法幣價值。簡單來說,系統將設計穩定幣及股份兩種代幣。當穩定幣價格高于錨定價格時,系統自動增發以降低價格;反之則將股份拍賣,并將所融資金回購穩定幣,從而抬高幣價。
而Basis則在Seignorage Shares基礎上進行改進,在回購及增發環節引入債券;將增發過程產生的代幣優先分配給債券持有者,同時支付利益。另外為了避免系統因通貨緊縮而陷入死亡螺旋,Basis還設計了償還期限;即設定時間過后,項目將不履行償還責任。根據項目白皮書的描述,Basis短期內將錨定美元價格,不過最終價值會與持有者使用數字貨幣購買商品或服務的消費價格指數(CPI)掛鉤。
融資情況:2018年4月完成200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投資方包括General Catalyst、Digital Currency Group、FirstMark Capital、Plug and Play Ventures等
團隊主要成員:聯合創始人Connor Lin曾在ConsenSys任職;首席營銷官David Segura曾投資穩定幣項目Basis
Carbon創始人表示,該項目是從美聯儲目前采用的機制啟發而來的,不過這種機制將通過去中心化的方式實現。在Carbon系統中,將產生Carbon stablecoin和Carbon Credits兩種代幣;前者的價格將始終維持在一美元,并在流通過程中根據其波動狀況來調整需求。
具體來說,在算法控制下,當Carbon stablecoin價格低于1美元時,系統會舉行排名,而愿意放棄穩定幣的用戶將能兌換Carbon Credits;而價格上漲需要增發時,新創造出的穩定幣將提供給Carbon Credits持有者。
步入2018年以來,在熊市及市場監管未定的陰霾之下,穩定幣越來越受市場關注,推出的相關新項目及大型機構入場者也開始增多。不過在無資產抵押型穩定幣還未證明其可行性之前,
加密貨幣抵押型穩定幣使用范圍仍難以擴大的當下;直接與法貨掛鉤的數字貨幣仍舊是市場較常選擇的穩定幣解決方案。
而在TUSD、EURS等法定資產抵押型穩定幣才剛上線不久的大背景下,即使黑料被連連爆出,USDT在市場上依舊會占據主導地位;畢竟現階段USDT的支持場景最多、流通量最大,當然價格波動率也是最小的。
(作者:哈希派,鏈得得經授權轉發;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鏈得得官方立場)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