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首張
區塊鏈電子發票在
廣東深圳國貿旋轉餐廳開出。據悉,這張區塊鏈電子發票是由深圳市稅務局主導、騰訊提供底層技術而共同打造的。深圳市稅務局副局長李偉介紹說,“采用區塊鏈電子發票,經營者可以在區塊鏈上實現發票申領、開具、查驗、入賬;消費者可以實現鏈上儲存、流轉、報銷;稅務局則可以對發票進行全流程監管,實現無紙化智能稅務管理。”專家表示,
區塊鏈技術可以確保發票的唯一性,保證發票全流程可追溯;此外,發票數據不可篡改,發票流程參與方共同記賬。
此次推出的區塊鏈電子發票是
區塊鏈應用場景在稅收領域的拓展,標志著區塊鏈技術與現實對接的不斷深入。回顧區塊鏈發展歷史,2008年區塊鏈作為“
比特幣”的算法,第一次進入公眾視野。之后,各大公司、機構也紛紛開始布局區塊鏈,不斷發掘
區塊鏈應用場景。2017年,“炒幣狂潮”使得區塊鏈技術再次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隨著政府對
ico的嚴監管,區塊鏈泡沫被擠出,人們對區塊鏈的認識也逐漸回歸理性。
360行業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裴智勇在接受《
金融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來看,區塊鏈技術應用主要集中在金融領域,其他領域雖然有所嘗試,但實際應用并不普及,市場圖景也尚未全面展開。
目前,區塊鏈在金融領域各層面均有應用,成為有效降低金融機構間交易成本、跨國支付成本和監管成本,提高金融衍生品交易效率的突破口。在證券交易應用方面,2015年,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推出了基于區塊鏈的數字分類賬技術Linq進行股票的記錄交易與發行;在支付清算方面,2016年,微眾銀行推出跨機構
聯盟鏈;在數字票據方面,國際區塊鏈聯盟R3CEV聯合
以太坊、微軟共同研發了一套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商業票據交易系統;在征信管理方面,銀通征信基于Azure平臺和區塊鏈技術,打造出了“云棱鏡”征信系統;在
供應鏈金融方面,
上海萬向開發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可以優化應收賬款融資流程,縮短賬期,降低融資成本。
除了在金融領域發光發熱,區塊鏈也開始應用于商品溯源領域。區塊鏈技術可以實現商品信息全程溯源,保證信息的可靠性,杜絕商品造假并節約物流成本。近期,京東表示,京東區塊鏈防偽追溯平臺,已實現1萬多種重點商品全程可追溯。Everledger開發的鉆石防偽驗證數字賬本,能夠實現鉆石防偽溯源,記錄鉆石的真實流通情況。
此外,區塊鏈在智能合約、產權保護、游戲確權、新零售等領域不斷拓展應用邊界。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