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很可能發生的革命的潛在力量正在被它所吸引的人群積極地削弱,這群人是名副其實的騙子、假先知和雇傭兵。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那些追求開放和去中心化網絡的技術專家們發現自己被一群想一夜暴富的機會主義者所包圍。"
這段話來自于《紐約時報雜志》的專欄作家Steven Johnson的文章,這篇文章年初被眾多互聯網圈大V推薦,認為是迄今為止描述
區塊鏈最好最深入淺出的文章。
雖然入圈不算深,但沒有人否認這里確實騙子多,大騙騙小騙。了得資本的創始人易理華在朋友圈說:“遇到了一個假易理華,跑過來跟我說,我是假的。” 微積分項目創始人龐華棟說自己的一位校友被人冒名頂替,而且此人還真去線下活動現場做了發言。
不過也有人說,當年馬云也被人說是騙子。面對區塊鏈泡沫,有人自嘲,“當年一堆.com公司不也是徒有虛名,上市圈錢?”
但是事情正在發生了變化。
已長期身在海外的投資圈大佬薛蠻子日前也在出席活動中自嘲,“通過傻逼老頭站臺的區塊鏈融資喪方式過去了。”當年被薛蠻子相中成就
幣圈財富神話的90后朱潘, 近日也被爆出被投資者上門追討投資款。
“其實目前很多地市已經有這樣的苗頭,很多人買了幣破發后,就上項目發行人的家里堵著,甚至去給項目站臺的人家里堵著。其實大家都知道走在法律的紅線上了,但是就是捂上耳朵不想聽。”幣圈律師說。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