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ken是一段數字信息,很多人會將token理解為信息的傳遞,如果token的傳遞只是簡單信息傳遞的過程,那在分布式的系統中,中本聰也沒有必要設計精巧的POW機制來解決雙重支付問題。
在賬本之間同步數據,我們必須確保兩個賬本的變動是一致的,否則就會出現雙重支付或者價值丟失的問題。
一個是如何避免雙重支付的問題,即如何通過分布式的方式驗證原鏈上的交易狀態的問題。
舉個例子,小丁有2個蘋果幣,打算“兌換1個西瓜、8個梨子和6個蘋果”。蘋果鏈上的交易信息對于梨子鏈和西瓜鏈而言,無疑是一個外部信息,梨子鏈和西瓜鏈上并沒有任何歷史資料能夠驗證這條信息的真假。
在沒有中心化認證機構協助的情況下,如何保證“小丁已經拿出了2個蘋果幣,需要兌換1個西瓜、8個梨子和6個蘋果”的信息在分別進入梨子鏈和西瓜鏈時沒有變成“小丁已經拿出了2個蘋果幣,需要兌換4個西瓜、20個梨子和20個蘋果”,就成了整個跨鏈機制的重要環節。
在
區塊鏈分布式記賬的情況下,沒有一個中心化機構來確認并承諾“小丁確實拿了1個蘋果幣來購買1個西瓜、8個梨子和6個蘋果”,小丁與跨鏈有關的付款交易是否完成就變成了一個難題。
另一個是價值丟失問題,即跨鏈交易時如何確保原鏈上的token總量不會因為跨鏈而減少或增多的問題。
簡單來說,在“小丁拿出2個蘋果幣兌換1個西瓜、8個梨子和6個蘋果”的信息轉入梨子鏈和西瓜鏈的同時,理“論上講,蘋果鏈上就會有2個蘋果幣被永久注銷。
如果此時,我們在梨子鏈上發現梨子只有最后3個了,小丁在同意只“兌換1個西瓜、3個梨子和6個蘋果”的情況下,就需要將剩余0.5蘋果幣跨回蘋果鏈。
那么,蘋果鏈在名義上就憑空又多了0.5個蘋果幣,實際上本來已經跨到梨子鏈賬本中的蘋果幣在退回蘋果鏈的過程中,就已經被雙重支付了。這種情況違背了精確記賬的原則,是在任何時候都無法接受的。
因此當token跨出原鏈時,原鏈上的token必然需要進入“鎖定”的狀態,當token跨回原鏈時,這些token需要被解鎖。如何通過去信任的管理機制完成“鎖定”“解鎖“的過程就成為了跨鏈的關鍵。
結語
從區塊鏈1.0到2.0,我們不難看出,區塊鏈經濟的核心并不是技術,而在于商業邏輯的重構,這不僅僅是一場技術革命,更是一場認知革命。
側鏈與跨鏈無疑是針對現有區塊鏈商業痛點提出的有效解決方案,雖然目前,關于側鏈與跨鏈的構想還有許多技術未能完善。但是隨著技術的發展,難點終究會被解決。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