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特:現在外界整體的感覺是幣改遇到了比較大的問題?這種預感是否符合?目前遇到了哪些阻力?有沒有探索出一些可能的解決方案?
孟巖:我覺得主要是因為出現了Bizkey宣布退出
FCoin的事情,使外界有了這樣的猜測,但從我們內部來講,幣改整體上還是正常的。其實我說“內部”的時候,都有點不好意思,因為幣改就是希望做到盡可能的公開和透明,但因為工具原因導致我們工作效率很難達到原先的設想。
如果說有什么阻力的話,Bizkey這樣一個意外事件,被外界過度解讀了,我們更關心的是一直以來存在但一些問題,比如怎么去激勵我們成員的積極性?比如我們原來是采取投票的方式加入,那隨著新成員多增加接下來該怎么走?再比如什么時候從籌備階段進入到正式階段?這些組織原則、基礎工具、內部激勵的問題都比較突出。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Bizkey的退出跟這些問題也有一定關系,如果工具平臺到位、內部激勵到位,工作效率再高一點的話,可能我們會完成的更順暢。所以有一些固有的問題,對我們幣改形成了阻礙,但這些問題其實事先都預估的到,只是解決起來需要時間,我們正通過工作組的機制,努力去推進。
巴比特:您也談到了目前缺乏激勵機制,很多時間非常貴的人在提供無償服務,這樣一個模式是無法持續的,有沒有好的解決方式?
孟巖:元道老師在倡議一個工作組的機制,其實已經在公告中有所透露,只是大家都關注到第二工作組是關于法律合規研究的,但很少有人注意到第一工作組,其實就是希望能夠為幣改的自治
社群提供一個工具,這個工具會具備分群討論、投票的能力,我們會找一個幣改社群里有經驗的專家來領導,另外會尋找產品團隊快速的推進這個事兒。
這個事情蠻重要的,所有的問題都是很多矛盾的復合體,必須先找出那個關鍵的因素,我們現階段的判斷是工具就是比較大的問題,微信真的不適合干這個事情。 等把基礎工具解決了,咱們再去解決下一步的問題,比如激勵機制。
巴比特:所以我們是專門為幣改組委會開發了一個工具平臺?
孟巖:不是為組委會,是為整個幣改社群,現在的規模時近萬人,我們也不需要做的非常大,因為這件事情如果認認真真去思考、去參與的有幾百人,那它在信息披露、信息公開、自律監督這些問題上就已經能做到很好了。
巴比特:之前陳菜根老師接受巴比特采訪時,表示幣改試驗區已經收集到50—60個項目。但在昨天的公示中顯示只收到“14個符合標準的幣改項目申請”,是否可以把這些項目都公開?為什么目前只公開了一個?
孟巖:這個問題很簡單。陳菜根是我們的新聞發言人,有很多信息會匯總到他那里,比如一個項目跟某位幣改籌備組的成員說有意加入,這個信息可能就會傳遞到菜根那邊。
而我這里的數字是以書面形式報名,并且會核查資料是否到位了,考慮進行公示的項目,這種情況的現在有15個。
巴比特:所以現在有15個具備公示資格的項目,對嗎?
孟巖:不是,曾經提出過申請,補充資料達到標準的,我都記錄在內。如果已經具有公示資格了,經項目方同意,我們就會馬上給他公示。這15個項目只是正式報名的,其中還包含了中途退出的。
其實Bizkey我覺得還不算退出,我認為它仍然是幣改的成員,只是換一種方式繼續參與幣改,這也是我們和Bizkey團隊交流以后,雙方一致同意的說法,因為它會以別的方式繼續進行信息公開,將來也不排除它繼續找我們幣改社群,做一些相關事情。
有的項目是在準備階段時,看到Bizkey公示的壓力和信息披露的程度后猶豫了,重新考慮要不要這么做,有的真退出了幣改。
巴比特:近期會有公示的項目嗎?
孟巖:沒有確切的時間表。尤其是Bizkey宣布退出,讓很多項目清楚幣改這個事的本質,不是上FCoin交易所的捷徑,而它們卻需要承擔更加全面、嚴苛的考察,需要把很多信息暴露在聚光燈下。你要知道,還是有很多項目一開始就是把這個當成上交易所的捷徑的,他們當然會更謹慎。還有項目雖然認可幣改這個事情,但是各種原因導致他們改變主意,比如是在即將公示前幾個小時要求退出。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