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該領域的另一項研究,市場對服務軟件的需求遠遠超過對市場能提供服務的需求。來自一家名為“積極技術”的公司的專家試圖通過分析一些提供這些“專業服務”的網站來衡量市場。他們發現,由黑客創建的惡意軟件程序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
據Vedomosti報道,該研究的作者分析了超過1萬份與惡意軟件開發相關的廣告,這些服務是由25個英語和俄語網站在暗網上發布的。在談到需求時,32%的客戶都在尋求幫助破解電子郵件,6%的人在社交媒體賬戶上進行黑客攻擊。同樣數量的黑客,33%的人對這兩種類型的請求都做出了回應。
值得一提的是,網絡犯罪分子并沒有使用較為先進的木馬程序,而更青睞于傳統的黑客軟件,比如使用AZORult,Pony Formgrabber,以及Qbot僵尸網絡就能輕松地在
加密貨幣交易所獲取用戶賬戶的訪問權限。不過根據數據顯示,黑客使用的惡意程序數量一直在穩步增長,而且加密貨幣網絡犯罪分子已經開始采用過去攻擊銀行和
金融機構的黑客工具來破解加密貨幣交易所和數字錢包賬戶了。
在2017年,當加密市場出現飆升時,最受歡迎的惡意軟件是秘密挖掘加密貨幣的。該研究指出,有20%的惡意軟件屬于這一類。分析人士表示,2018年第一季度的所有網絡攻擊中,有近四分之一是使用此類程序進行的。勒索軟件的攻擊占總數的12%。
根據Bleepingcomputer的另一份報告,安全研究人員最近發現了一場針對Mikrotik路由器的大規模加密行動。該惡意軟件改變了他們的配置,在用戶的網絡流量的某些部分中注入了一種coin瀏覽器的加密貨幣挖掘腳本。該活動于本周開始,最初是在巴西,但后來目標是世界各地的Mikrotik路由器。
另一方面,安全專家認為,在大多數情況下,加密貨幣交易所客戶本身對這些攻擊也負有責任,因為他們基本上都不太重視個人數據安全。根據研究人員調查的720個黑客賬戶攻擊案件發現,絕大多數加密貨幣交易用戶根本沒有使用雙重安全驗證,而且五分之一的用戶密碼少于八個字符。
在分析了19家加密貨幣交易所的安全措施之后,Group-IB公司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沒有一家交易所能夠保證客戶個人信息100%安全!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