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華為等國內的公司們顯然也不愿錯過這個可能的風口。不過,相對幾家全球的科技巨頭公司,國內的互聯網公司在BaaS領域的布局起步要相對較晚。
2017年7月,
百度推出BaaS平臺,幫助機構快速搭建
區塊鏈網絡及應用,適用于支付清算、數字票據、銀行征信管理、權益證明和交易所證券交易、保險管理、
金融審計等領域。公開資料顯示,在推出半年后,百度區塊鏈開放平臺BaaS已經支撐了超過500億元資產的真實性問題,應用于信貸、資產證券化、資產交易所等業務。
很快,騰訊也于2017年9月推出自己的BaaS開放平臺,已在金融、
公益等領域有多個應用案例。
時間進入2018年后,這種節奏似乎在進一步加快。2018年5月,華為宣布推出以Hyperledger Fabric 1.0為基礎的BaaS平臺,旨在為客戶提供創建智能合約的服務。
京東集團也在近日宣布,正式對意向測試企業開放自主研發的區塊鏈服務平臺BaaS——“智臻鏈 (Smart Treasured Chain)”。在兼容性方面,京東“智臻鏈”支持Fabric、Ethereum等主流底層鏈。
既然區塊鏈服務已經被視為未來戰場,我們可以期待一下,各大巨頭未來將會如何發力。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